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基础测试(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右边的括号中)1.《古兰经》是某宗教的经典,这一宗教是()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犹太教2.与“十字架”“圣父圣子”等词语相关的宗教是()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3.回历元年是指()A.公元230年B.公元622年C.公元621年D.公元550年4.小敏在电影《霍元甲》中看到日本的军人讲求武士道精神(武士应遵守的道德)。请问这一现象产生于日本哪一社会发展阶段?()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原始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5.伊斯兰教的教徒被称为()A.穆斯林B.和尚C.主教D.牧师6.大和统一日本的时间是()A.公元前1世纪B.公元前3世纪C.公元5世纪D.公元6世纪末期7.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A.释迦牟尼B.传说中的“耶稣”C.穆罕默德D.老子8.拜占廷帝国的首都在()A.罗马B.君士坦丁堡C.开罗D.巴比伦9.欧洲封建社会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是()A.基督教会B.国王C.贵族D.骑士10.灭亡拜占廷帝国的国家是()A.阿拉伯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D.罗马帝国11.标志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事件是()A.大和统一日本B.德川幕府统治时期C.明治维新D.大化改新12.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建立的国家中最强大的是()A.意大利B.法兰克王国C.英吉利王国D.法兰西王国13.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被攻陷的时间是在()A.15世纪B.10世纪C.16世纪D.18世纪14.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于()A.非洲B.东亚C.西亚D.南亚15.下列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描述不正确的是()A.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B.把部民转为公民C.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D.按军功分配土地,实行世袭16.西罗马帝国灭亡于()A.公元5世纪B.公元6世纪C.公元2世纪D.公元4世纪17.“圣诞节”是西方社会的重大节日,它与哪一个宗教信仰有关()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18.在西欧城市争取自治权的斗争中,法国琅城人民最终赢得自治主要的手段是()1A.赎买B.选举C.武装斗争D.国王特许19.“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样的局面出现在()A.大化改新之后B.查理·马特改革之后C.大化改新之前D.查理·马特改革之前20.唐宋时期,很多阿拉伯人来到中国,把伊斯兰教也传入了中国,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是()A.景颇族B.藏族C.回族D.纳西族21.大和正式改名为日本国是在()A.公元5世纪B.大化改新之前C.大化改新之后D.明治维新之后22.在日本大化改新中起重要作用的改革派人物是()A.苏我入鹿B.中臣镰足C.空海D.阿倍仲麻吕23.小明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中古时代的西欧,他发现()A.当地的老百姓个个素质很高几乎人人能背诵古希腊时代的诗歌B.当地的老百姓个个几乎目不识丁C.当地的教会神职人员个个不学无术目不识丁D.当地的学校教育很发达,大学随处可见24.8世纪在法兰克王国主持采邑制改革的是()A.丕平B.查理曼C.菲特列D.查理·马特25.阿仆杜拉生活在6世纪末7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他不可能看见的是()A.部落间相互仇杀B.商业衰落,生产停滞C.阿拉伯半岛已完全统一D.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二、非选择题(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18分)《汉书·地理志》是我国最早对日本有确切记载的历史书籍;《隋书·倭国传》记载:公元607年倭国派小野妹子使隋,国书上写着“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新唐书·日本传》也记载:咸亨元年(670年),倭国谴使入唐,此时倭国已“稍习夏言(汉语),恶倭名,更号日本”。请回答:(1)从材料中看出中日之间的交往最早的始于哪一朝代?(2)中国史书多次出现有关日本的记录说明了什么?(3)从材料中看出日本正式称日本是在中国的哪个朝代?从“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看出日本国名的含义是什么?(4)日本历史上学习中国的一次最重要的改革发生在何时?史称什么?有何意义?27.阅读下列材料(18分)2材料一:下图材料二:这条常规流行于西欧封建社会埋藏的某些国家和地区:“我的附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