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电机有限公司特种作业人员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第一部分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特种作业的管理,杜绝特种作业过程中伤亡事故的发生,保障公司生产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特种作业全过程的职业安全健康的管理和控制。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三条办公室负责本制度的建立、维护和更新以及特种作业设备和作业人员的安全监督管理。第四条生产部负责联系对全厂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发证工作,并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档案。第五条生产部负责所辖特种作业设备和作业人员的管理。第三章管理要求第六条特种作业的范围(一)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二)厂内机动车辆驾驶;(三)压力容器操作工;(四)电工。(五)电、气焊工(六)空调工第七条生产部负责特种作业人员的界定和调整。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符合下列基本条件:生产部第八条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司收缴其特种作业操作证:生产部第九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生产部第十条特种作业人员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应安全操作规程,对于违章作业的或无辜不及时参加特种作业复训的部门和人员严格按公司《职业安全卫生责任追究、奖惩办法》执行。第条记录(一)《特种作业人员档案》(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管理档案》第四章附则第十二条本办法由生产部负责解释。第十三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第二部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设备、设施设计与制造的安全保障()生产经营设备、设施应有配套的安全设备或安全警示装置凡可产生危险、有害因素较大的场所、部位,都应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例如,设备的可动零部件是否设置有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凡人员易触及的可动零部件,应尽可能封闭或隔离。对于操作人员在设备运行时可能触及的可动零部件,必须配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对于运行过程中可能超过极限位置的生产设备或零部件,应配置可靠的限位装置。()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应符合安全标准要求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安全设备、设施使用、维护、检测的安全保障定期对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设备安装的安全要求设备安装好后,应逐项检查设备的安全状态及性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检查的安全项目包括静态和动态两方面,静态检查项目在设备不运行的条件下进行,如设备表面安全性、安全防护距离等;如控制系统安全性能、可动部件安全防护性能、安全防护装置的工作性能与可靠性、设备运行中尘毒、易燃等的产生情况等。()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的安全要求设备使用应建立设备使用保养责任制,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实行操作证制度,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设备安全检测的要求安全检测是了解设备运行状况,预测设备运行变化趋势的有效手段,其根本目的是避免安全设备故障或事故发生,保证生产经营安全。()设备的报废与淘汰建立对设备的报废、淘汰制度,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与设备。()建立设备安全档案设备的档案管理是设备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它为企业设备安全管理提供信息、资料、和数据,通过对档案信息资料的整理、分析,可了解设备运行状态,为设备安全检查、检测、故障诊断、隐患整改等提供科学的依据。第三部分建设项目设备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为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等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备等“三同时”评审、验收的内容和有关要求,制定本制度。一、“三同时”的定义生产经营单位在新、改、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职业健康与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入生产和使用。二、“三同时”评审、建设项目设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职业健康危害和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具体措施,准备并提供下列资料报安环保。()建设项目名称、工艺流程图、工程选址位置平面图,可能产生环境污染程度、职业健康危害以及安全问题的说明书;()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任务书或建议书;()采取的预防措施及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