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热敏灸技术详解VIP免费

热敏灸技术详解_第1页
1/8
热敏灸技术详解_第2页
2/8
热敏灸技术详解_第3页
3/8
热敏灸技术热敏灸是采用艾条悬灸热敏化的腧穴,激发喜热、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感等热敏灸感或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现代针灸学家周楣声教授在其《灸绳》中首先提出“热敏点”的概念,其论“还有热敏点反应,……当照至敏感点时,每见火焰下沉,而局部之热感亦向深部窜透。或用艾条点燃慢慢熏烤,当熏至敏感点时,亦可使热感向内深透,或向远方传布。”江西省中医院陈日新教授在继承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腧穴热敏化现象进行大量观察及广泛临床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出“腧穴热敏化悬灸疗法”。一、理论基础: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是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也是针灸等治疗的刺激点,具有反应病症、协助诊断、接受刺激、防治疾病的作用。在生理状态下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活动的门户,病理状态下腧穴是脏腑经络病症的反应点。其反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分为形态改变点和功能改变点。形态改变点如皮下组织和肌肉处出现条索状、结节状改变,皮肤出现皮疹、血络、色泽的改变等;功能性改变点如压痛点、低阻点、皮温改变、热敏化点等。其中热敏化点既是诊断疾病的腧穴也是治疗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临床应用广泛。(一)腧穴热敏化现象腧穴热敏化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经脉路线向远部传导,甚至达病所。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局部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或其他部位感觉甚热。5.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表面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6.产生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7.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缓解。(二)热敏化规律1.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普查健康人群的结果显示,腧穴热敏化出现率约5%,而对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20种疾病进行艾灸腧穴观察,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平均可达70%左右。其中寒证、湿证、瘀证、虚证中多,急性病和慢性均可出现。疾病愈后,腧穴热敏出现率下降至10%左右。2.热敏化腧穴与经穴定位的关系腧穴热敏化作为一种疾病的病理反应,出现的部位与经穴定位不完全符合,但它可以经穴为参照坐标系来定位。热敏化腧穴具有时变特性,即随着时间其部位和强度也发生变化。对热敏化腧穴进行艾灸治疗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3.热敏化腧穴对艾灸的反应热敏化腧穴对艾热反应表现为喜热、透热、扩热、传热和非热觉平均出现概率为70%,这说明上述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其内在的必然性。二、腧穴热敏化的分布腧穴热敏化有其自身的分布规律,如:面瘫多在翳风、下关、颊车、太阳、神阙、手足三里穴出现热敏化;感冒多在风池、风府、大椎、肺俞、太阳穴和上印堂穴出现热敏化;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多在风门、肺俞、至阳、次髎、命门肾俞、脾俞出现热敏化;消化性溃疡多在中脘、脾俞、肝俞、阳陵泉、足三里出现热敏化肠易激综合争多在上星、神阙、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出现热敏化;便秘多在次髎、大肠俞、大横、迎香、上巨虚出现热敏化;原发性痛经多在关元、中极、子宫、次髎、三阴交出现热敏化;盆腔炎多在三阴交、次髎、大肠俞、关元、子宫出现热敏化;中风病在百会穴、曲池穴、风市穴、血海穴、阳陵泉穴出现热敏化;颈椎病在百会穴、大椎穴、风池穴、颈夹脊、肩井穴出现热敏化;过敏性鼻炎在大椎、肺俞、上印堂、神阙、肾俞出现热敏化;腰椎间盘突出多在至阳、腰阳关、大肠俞、关元俞、委中、委阳、阳陵泉、昆仑穴出现热敏化;增生性膝关节炎在内外膝眼穴、血海、梁丘、肾俞穴出现热敏化点;八9荨麻疹多在肺俞、至阳、神阙、阴陵泉、曲池出现热敏化。三、灸法操作1.循经往返灸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沿经络循行往返匀速移动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路线温热为度。循经往返灸有利于疏导经络,激发经气,临床操作2-3分钟。2.回旋灸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热敏灸技术详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