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国内外二次再热机组过热器、再热器布置的特点及其调温方式(王萌201200181172热A)摘要:二次中间再热技术是提高火电机组热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从国内三大锅炉厂(上锅、哈锅、东锅)和国外经典二次再热机组日本姬路第二电厂6号机组入手,主要论述了,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过热器、再热器布置的特点及其调温方式,并评价了其优缺点。关键字:上锅哈锅东锅日本姬路第二电厂过热器再热器调温方式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一次能源的国家,火力发电在我国电力生产中占有主导地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能源结构不会发生大的改变。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提高燃煤的利用效率和降低燃煤机组的污染物排放来改善能源紧张的情况和环境污染的压力。提高火电机组发电效率是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二次中间再热技术是提高机组热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一般再热蒸汽压力为过热蒸汽压力的20%左右。采用再热系统可使电站热经济性提高约4%~~5%。二次再热可使循环热效率再提高2%。二次再热系统中蒸汽在超高压缸和高压缸中做功后会分别在锅炉的一次再热器和二次再热器中再次加热。相比一次再热系统,二次再热系统锅炉增加一级再热系统,汽轮机则增加一级循环做功。本文将从国内外典型的二次再热机组过热器、再热器布置的特点及其调温方式进行说明,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价。1.上海锅炉厂新型二次再热超超临界锅炉机组1.1上海锅炉厂二次再热锅炉典型举例以国电泰州二期工程为例。国电泰州电厂二期2×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示范项目是国内首个百万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机组发电效率高达47.94%,比当今世界最好的二次再热发电机组效率47%高0.94%,比国内常规投运一次再热发电机组最高效率45.82%高2.12%。机组设计发电煤耗256.2g/kWh,比当今世界最好水平低5g/kWh。项目采用二次再热综合提效技术较常规百万机组降低发电煤耗约10g/kWh。与常规百万级超超临界机组相比,CO2、SO2、NOx、粉尘排放量减少5%以上。1.2过热器及再热器的布置过热器受热面的布置为顶棚和包墙过热器、分隔屏过热器、屏式过热器、末级高温过热器;再热器受热面布置为二级布置,低温再热器和高温再热器。1.3过热器、再热器的调温方式及其优缺点第2页共5页锅炉的蒸汽温度是温度参数为600/610/610℃,其正负偏差都会影响火力发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故障,所以要对蒸汽温度进行调节。过热器的调温方式为二级减温水和燃烧器倾角,煤水比。喷水减温过热器利用锅炉给水作为减温水直接喷入过热蒸汽中,使其雾化、吸热蒸发,达到降低蒸汽温度的目的。第一级喷水减温器位于屏式过热器前,主要作用是保护屏式过热器;第二级喷水减温器位于末级高温过热器之前。水的喷射依靠冷凝器和减温器之间的压差来实现,不需专门的减温水泵。喷水减温器的特点是结构简单,调温幅度大(可达50℃--65'C),调节温度灵敏,减温器出口的气温延迟时间仅为5~~10s,压力损失小,一般不超过50kPa,易于实现自动化,锅炉中普遍采用。但是由于由于减温水直接与水蒸气混合,故对水质要求较高,其品质不能低于蒸汽品质。再热器的调温方式为双烟道烟气挡板、过量空气系数和摆动燃烧器。对于烟气挡板调温方式,是将塔式锅炉的对流竖井上部烟道分成两部分,分别布置再热器和过热器。调节分隔烟道下部烟道挡板的开度。如负荷降低时,开大装有再热器一侧的烟道挡板,关小另一侧烟道挡板,就可提高再热蒸汽温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调节再热汽温时,对炉膛燃烧工况影响小,调温幅度大。但是汽温调节的延迟时间太大,挡板开度与汽温变化不成线性关系,开度的有效范围仅为0~~40%,挡板开的较大时易引起磨损,关的较小又易引起积灰。改变燃烧器的倾角可直接影响炉膛内燃烧工况来调节汽温。这种调温方法具有调温比较灵敏,时滞较小且过热器和再热器布置在延期高温区域,受热面积小及锅炉钢耗较低等优点。同时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问题。燃烧器的倾角不宜过大,下倾角过大会造成冷灰斗区域结渣,上倾角过大又会增加燃料的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由于烟气温度变化同时作用在整个过热系统上,也影响了过热汽温的同向变化。过量空气系数调温即向炉底注入新鲜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