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湖南省茶陵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夏感》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VIP免费

湖南省茶陵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夏感》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1/3
湖南省茶陵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夏感》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2/3
湖南省茶陵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夏感》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3/3
课题13、夏感主备人备课时间第七周一课时备课组长签名教研组长签名教学内容个性化备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夏天得感情。2、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尤其是比喻和拟人句),抓住夏天特点进行景物描写得方法。3、感悟作者对辛勤劳作得人农民的热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果实的情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强化诵读,把握作者情感。教学难点体会文章善于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年有四季,四季各不同。哪位同学愿意说说,在一年四季中,你比较喜欢哪个季节?(学生说,并简述理由)教师提示: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内涵,春有春的风情,夏有夏的韵律,秋有秋的色彩,冬有冬的个性。每个人的人生阅历、生活体验、认知能力和审美情趣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感悟。前面我们欣赏过了江南春天的美景,品味过了济南冬天得温情,这节课,让我们踏着夏的旋律与作者梁蘅来一次夏天的旅行吧﹗二、出示目标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夏天得感情。2、体会文章生动准确得语言特点,抓住夏天特点进行景物描写得方法。3、感悟作者对劳动农民得热爱,从而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果实。三、自学自测1、走近作者梁衡,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主要作品有,科学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散文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人杰鬼雄》《觅渡》《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梁衡卷》,作品大都收入9卷本《梁衡文集》中。2、字音字形及释义芊芊细草:qiānqiān草木茂盛黛色:dài青黑色磅礴:pángbó气势盛大贮满:zhù储存满,积蓄满匍匐:púfú爬行秋波澹澹:dàndàn水波荡漾的样子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默读课文,思考以下三个问题1、作者的眼中,夏天有何特点?﹙紧张,热烈,急促﹚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夏季景物?﹙夏之景,夏之色,夏之人﹚3、文中突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喜爱夏天,赞美夏天﹚板书小结:紧张夏之景:景美夏感热烈夏之色:五彩缤纷夏之人:人勤急促五、合作探究1、文章为什么把夏天的色彩与春天,秋天的色彩进行比较?﹙夏之色处于春,秋间的一种过渡色,它标志着收获已有,而希望为未尽。突出夏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2、为什么说夏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代表着“紧张的旋律”?(明确:因为夏天意味着要在田野里进行辛勤紧张的劳作,没有休闲的时间。)3、选出你最喜欢的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你推荐的理由。(学生言之有理即可,教师联系比喻修辞适时提问。)六、拓展延伸:1.关于四季的古诗还有哪些?(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积累名句。)2.仿写:仿照以下句式,结合课文或发挥想像,写一写“夏之色”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作业:你家乡的夏天美吗?试用一段文字对你家乡的夏天作一番描绘。八、当堂达标基础训练一、二。教学反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湖南省茶陵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夏感》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雨丝书吧+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乐于和他人分享知识,从事历史教学,热爱教育,高度负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