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1学习重点应放在第一大段百草园。即作家抓住特点写景和写景中确切使用形容词、动词这一部分。只有深刻体味到在百草园这个自由广阔的天地里能够享受到无穷乐趣这一点,才能进一步理解三味书屋单调、沉闷、枯燥的生活是怎样束缚和摧残着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的。1、弄懂插叙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特别是理解插叙后的一段议论的含义。2、正确理解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3、理解结尾的话。4、理解行文中叙述口吻的变化。1、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情感、和主题。2、学习理解精彩的景物描写,以及准确生动的动作描写。3、探讨文中的疑难词语和问题,培养探究的习惯。朗读法、感悟、品味、交流。1、读准读一读中的字音。第1页共54页2、自看并理解注释中的词语。3、阅读课文,质疑。4、思考:探究与练习。新授课。三课时。第一课时一、预习二、导人1、作家作品简介:学生已学过回忆鲁迅的作品《一面》,可以用提问回忆的方法回顾已学过的有关鲁迅的知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2、导语:作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像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充满着生机和活力,里面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感情,阅读时要细心品味;文章写景第2页共54页状物、叙事写人真切具体,要注意揣摩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的。三、学习文章结构1、提问: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讨论并归纳:文题出现两处地名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都是作者童年生活、学习的场所。作者用从到的词语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从此,可以发现,课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反映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耍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2、提问: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各是哪里?哪一段是中间的过渡段?讨论并归纳:⑴百草园:从开头到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⑵三味书屋:从出门向东到完。⑶过渡段:第9自然段。3、提问:第1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两句话有没有矛盾呢?讨论并归纳:第一段是总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没有矛盾。前一句话是用大人的眼光来看的。确凿只有,断定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对这断定有踌躇,这是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后一句是从小孩子的眼光来看的,作者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玩耍,一切都那么新奇有趣第3页共54页确是儿童的乐园。所以不矛盾。四、学习景物描写4、提问: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回答问题。讨论并归纳:(老师提示引导并归纳)⑴既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用词贴切。(让学生理解:光滑、肥胖、伏、窜、轻捷、低唱、弹琴等词语和相关语句。)⑵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让学生分别找出相关内容)形:肥胖、高大、臃肿、小球。声:长吟、弹琴。色:碧绿、紫红、菜花和蜂的黄。味:又酸又甜。春景:桑葚、菜花。夏景:鸣蝉。秋景:蟋蟀的叫。⑶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先用两个不必说从整体上写百草园,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由低到高写静物,再由高到地写动物;整体是从植物到动物,局部是从动物到植物。第4页共54页⑶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有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作者把百草园描写得有声、有色、有趣、有味,确是儿童的乐园。5、学生齐读课文第二段,体会写景的妙处。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