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问题21二项式定理及数学归纳法【真题体验】1.(2012·苏北四市调研)已知an=(1+)n(n∈N*)(1)若an=a+b(a,b∈Z),求证:a是奇数;(2)求证:对于任意n∈N*都存在正整数k,使得an=+.证明(1)由二项式定理,得an=C+C+C()2+C()3+…+C()n,所以a=C+C()2+C()4+…=1+2C+22C+…,因为2C+22C+…为偶数,所以a是奇数.(2)由(1)设an=(1+)n=a+b(a,b∈Z),则(1-)n=a-b,所以a2-2b2=(a+b)(a-b)=(1+)n(1-)n=(1-2)n,当n为偶数时,a2=2b2+1,存在k=a2,使得an=a+b=+=+,当n为奇数时,a2=2b2-1,存在k=2b2,使得an=a+b=+=+,综上,对于任意n∈N*,都存在正整数k,使得an=+.2.(2010·江苏,23)已知△ABC的三边长都是有理数.(1)求证:cosA是有理数;(2)求证:对任意正整数n,cosnA是有理数.(1)证明设三边长分别为a,b,c,cosA=, a,b,c是有理数,b2+c2-a2是有理数,分母2bc为正有理数,又有理数集对于除法具有封闭性,∴必为有理数,∴cosA是有理数.(2)证明①当n=1时,显然cosA是有理数;当n=2时, cos2A=2cos2A-1,因为cosA是有理数,∴cos2A也是有理数;②假设当n≤k(k≥2)时,结论成立,即coskA、cos(k-1)A均是有理数.当n=k+1时,cos(k+1)A=coskAcosA-sinkAsinA=coskAcosA-[cos(kA-A)-cos(kA+A)]=coskAcosA-cos(k-1)A+cos(k+1)A解得:cos(k+1)A=2coskAcosA-cos(k-1)A cosA,coskA,cos(k-1)A均是有理数,∴2coskAcosA-cos(k-1)A是有理数,∴cos(k+1)A是有理数.即当n=k+1时,结论成立.综上所述,对于任意正整数n,cosnA是有理数.【高考定位】高考对本内容的考查主要有:(1)二项式定理的简单应用,B级要求;(2)数学归纳法的简单应用,B级要求【应对策略】(1)对于二项式定理只要掌握二项式定理、通项、项的系数的求法,掌握赋值法即可.(2)数学归纳法主要是用来解决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通常与数列、不等式证明等基础1知识和基本技能相结合来考查逻辑推理能力,要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并能加以简单的应用.必备知识1.二项式定理(1)二项式定理:(a+b)n=Can+Can-1b+…+Can-rbr+…+Cbn,上式中右边的多项式叫做(a+b)n的二项展开式,其中C(r=1,2,3,…,n)叫做二项式系数,式中第r+1项叫做展开式的通项,用Tr+1表示,即Tr+1=Can-rbr;(2)(a+b)n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C(r=1,2,3,…,n)的性质:①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即C=C;②C+C+C+…+C=2n;C+C+…=C+C+…=2n-1.2.数学归纳法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要分两步,第一步是归纳奠基(或递推基础)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n0∈N*)时命题成立,第二步是归纳递推(或归纳假设)假设n=k(k≥n0,k∈N*)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只要完成这两步,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有的正整数都成立,两步缺一不可.必备方法1.二项式定理(1)求二项式定理中有关系数的和通常用“赋值法”.(2)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Tr+1=Can-rbr是展开式的第r+1项,而不是第r项.2.数学归纳法(1)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代数恒等式的关键是将式子转化为与归纳假设的结构相同的形式,然后利用归纳假设,经过恒等变形,得到结论.(2)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三角恒等式时,常运用有关的三角知识、三角公式,要掌握三角变换方法.(3)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问题时,在由n=k成立,推导n=k+1成立时,过去讲的证明不等式的方法在此都可利用.(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整除性问题时,可把n=k+1时的被除式变形为一部分能利用归纳假设的形式,另一部分能被除式整除的形式.(5)解题时经常用到“归纳——猜想——证明”的思维模式.命题角度一二项式定理的应用[命题要点](1)二项展开式中的二项式系数和展开式系数;(2)求二项展开式的特定项;(3)二项展开式的性质的应用.【例1】►(2012·南师附中模拟)若二项式(1+2x)n展开式中第6项与第7项的系数相等,求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审题视点][听课记录][审题视点]根据展开式中第6项与第7项的系数相等,得到关于n的方程,解得n,再写出二项展开式系数,由二项式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