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之花绽放》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根据“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核心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淡化说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人人参与教学,师生互动,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二、学情分析1、经过近一个月的了解与调查发现,我校此七年级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是很理想。学生课堂主动参与教学、举手发言的为数比例较低,学习缺乏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故而需要老师做多方面引领,需要我们有耐心……2现在的学生因是独生子女,唯我独尊的心态意识很强,加之生活的优越感,使他们缺少对生命的关爱,忽视生命的价值。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和感悟,让他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三、内容分析在前两框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之情的基础上,本框接着探讨如何珍爱我们的生命。本框包括“永不放弃生的希望”、“肯定生命,尊重生命”、“延伸生命的价值”三目内容。通过分析、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感悟求生意志的重要,懂得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懂得追求生命的价值,实现人生的意义。四、教学目标1、懂得生命的珍贵,知道一些常用的求生、救生(自救、求救、救人)方法,知道常用的一些应急电话。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既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2、进一步认识自我,发展学生的自主、交流、合作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书面及口头表述能力,学习创造的能力。3、从思想上懂得生命的可贵,热爱、尊重生命,锻造坚强的意志品质,行动上学会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五、教学重难点重点:肯定生命、尊重生命;难点为:延伸生命的价值。六、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1、教法:始终贯穿“具有启发性、突出主体性、注重思维品质”的原则,体现“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精神,采用活动探究教学法、师生合作教学法、情感体验教学法。2、学法:合作探究学习法、感悟体验学习法。3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七、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图片导入:让生命之花绽放(二)体会生命的色彩,永不放弃生的希望1一幅美丽的图片能够很快引起学生的视线,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图片欣赏→视觉享受→心灵感悟)这一瞬间的情感体验,学习的热情被迅速点燃,很快进入了学习新课的状态。通过学生的回答和教师的点拨:感受生命的坚韧,激发求生欲望。2、点滴求生知识大家观(1)、你知道本地的报警电话、火警电话、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救护中心电话吗?(2)、房屋着火了,你知道怎样保护自己吗?(3)、遇到溺水者,你知道如何救助他吗?借助多媒体展示情境,学生审视自我的求生欲望,了解求生知识,掌握正确的求生方法。强调在日常生命中,当我们遇到危害时,我们要学会自我保护、学会求生……(三)肯定生命、尊重生命1、生命是脆弱的、有时又是无奈的——先从反面帮助学生认知人类对生命的贪婪。2、借助多媒体展示灾难后人们发觉我们要肯定生命、尊重生命。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途径帮助学生认清生命是有价值的,人生命价值是能为他人带来快乐和幸福,每个人对国家、社会和他人都有价值。一旦失去亲人、自身生命会给生者带来无尽的哀思,从而告诫同学们:要学会肯定生命、尊重生命、悦纳生命。“无论你在哪里,我们都要找到你”……(四)延伸生命的价值1、什么样的生命才有价值?(视频感悟大家谈)“这些人为什么能够受到人们的崇敬和怀念?”激发学生对有意义人生的认识: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但是,每一个生命的价值在本质上还是存在差别的。我们要向沈浩、钱老那样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党与人民、献给科学事业让生命焕发出灿烂光彩,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2、学生畅谈,你打算如何实现并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通过不同步骤,层层递进,使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感悟生命的真谛—向往有意义的人生”,学生的情感由“想”到“做”。(五)板书小结,强化认识(六)激情结束,送出祝福——生命箴言•当自己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