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一年级科学 砂和黏土教案 人教版VIP免费

一年级科学 砂和黏土教案 人教版_第1页
1/3
一年级科学 砂和黏土教案 人教版_第2页
2/3
一年级科学 砂和黏土教案 人教版_第3页
3/3
砂和黏土课文说明砂和粘土是学生常见常玩的物质,几乎每个儿童对它们都有所认识并感兴趣。本课选取砂和粘土作为研究材料,目的是要使学生在自己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了解砂和粘土的显著特征。砂和粘土又是土壤的主要成分,让低年级儿童对它们进行初步认识,可以为中年级学习有关土壤的知识打下基础。砂和粘土也是培养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的好材料。课文要求学生从观察、比较砂和粘土的不同点入手,来认识砂和粘土的特征,在这一认识活动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本课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根据经验辨认砂和粘土。课文画了一堆砂、一堆粘土,并提出了“哪堆是砂?哪堆是粘土?”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将砂和粘土辨认出来。第二部分是指导学生观察和比较砂和粘土的不同,让学生从中了解砂和粘土的显著特征。课文安排了两项活动:用眼睛观察和比较,砂的颗粒大,粘土的颗粒小;在砂和粘土中放入适量的水后进行搓条比较,砂不能成条,粘土能成条。第三部分是让学生用粘土做个泥玩具。这部分是选讲内容,可以作为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课文中先提供了制作泥玩具的方法:和泥、摔泥、捏制和涂色。接着给出了六种学生自己制作的泥玩具,它们是:公鸡、坦克、鱼、机器人、茶壶、小房子,这些玩具模型可供学生在制作时参考。目的要求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砂和粘土在颗粒和粘性方面的特点。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用眼睛观察砂和粘土的颗粒)和比较能力(比较它们颗粒大小及粘性的不同)。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为每个学生准备干砂和干粘土各1包、清水1杯;学生准备:塑料布或塑料板1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打开两个纸包,说说纸包里包的是什么(1包是砂,1包是粘土)2.讲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砂和粘土的知识(板书课题并领读)(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观察比较砂和粘土的颗粒大小(1)提问:你们刚才是怎样认出砂和粘土的?(用眼睛看出了砂粗、粘土细)(2)观察:下面我们再仔细观察比较砂和粘土的颗粒大小:用手捻一捻,你有什么感觉?(3)汇报:学生汇报观察比较的结果。(学生通过用手捻,可以感觉到:砂子粗、粘土像面面似的)(4)小结:教师总结学生观察比较的情况。边总结,边进行板书:先写“砂”、“粘土”,然后在“砂”字下面画许多个圆圈,表示砂的颗粒粗,在“粘土”字下面点许多小点,表示粘土细。(这样的板书会给刚开始学习自然课的一年级小学生以深刻印象。因为他们刚开始识字,教师板书的字他们往往不认识,这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困难。再者,他们正处在形象思维阶段,形象板书会使他们容易理解所学内容。)2.指导学生观察比较砂和粘土的粘性(1)提问:砂和粘土除了颗粒大小不同,谁知道它们还有什么不同?(2)观察:下面我教大家一个办法,比一比砂和粘土,看谁能发现它们的不同。方法如下:①把塑料布(或塑料板)铺放在桌子上,分别取少许砂、少许粘土放在上面。②分别给砂和粘土倒入一点清水(要少量地、缓慢地倒,可以多倒几次),使它们湿润,然后用手和一和。③抓一把湿润的砂,用两只手搓一搓;再抓一把湿润的粘土,用两只手搓一搓。它们有什么不同?(3)汇报:学生汇报比较的结果(湿粘土能搓成条,温砂不能搓成条)。(4)小结:粘土能搓成条,说明粘土有粘性;砂不能搓成条,说明砂没有粘性。教师边小结,边进行形象板书:在原板书“砂”的下方画一列小圆点,表示砂不能搓成条,在“粘土”的下方画1个泥条,表示粘土能搓成条。(小结后让学生把砂放回原纸包里)(三)巩固、应用1.教师概述(或由学生复述)本课所学内容。2.指导学生用粘土做小玩具(选讲)(1)谈话:看教科书第26页,书上画的是什么?它们是用什么做的?用砂能做吗?(不能)为什么?今天我们也来做泥玩具。(2)讲解方法:①和泥、摔泥。把纸包中的粘土倒在桌上的塑料布(或塑料板)上,并把粘土弄成一个圆环状,往圆环中央倒适量的水,用手和一和,如果水不够可再倒些,直到把泥和得不粘手。然后,将和好的泥反复摔几十次,直到有一定硬度为止。②捏玩具。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或者自己设计图案,用摔好的泥捏成形,细微处可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一年级科学 砂和黏土教案 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海博书城+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历史教学,热爱教育,高度负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