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五年级语文上册 黄河颂 2教案 沪教版VIP免费

五年级语文上册 黄河颂 2教案 沪教版_第1页
1/3
五年级语文上册 黄河颂 2教案 沪教版_第2页
2/3
五年级语文上册 黄河颂 2教案 沪教版_第3页
3/3
黄河颂教学目标:1.用学过的方法学习课文中自己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能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摇篮、哺育”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举一个例子说明黄河精神,或写几句小诗,赞美一条江河、一座高山。教学重点:能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师活动设计意图一、情境渲染,揭示课题。1.板书:黄河(出示中国地图:介绍黄河的地理位置、发源地、流经区域、长度等。)2.板书:颂;理解“颂”。3.朗读课题:黄河颂4.播放乐曲:著名的(黄河大合唱)。(1)学生谈感受。(2)介绍<黄河颂)是组诗<黄河大合唱)的第二章。5.介绍作者,创作背景。6.再读课题。二、朗读课文,感受内容。1.学生自学课文。建议:(1)用学过的方法学习课文中自己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2)正确朗读课文。想一想读了课文后有什么感受?2.交流反馈。三、讲读课文,理解内容。(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理解诗歌内容)1.第一部分:教学设计意图了解背景加深感悟一方面解决疑惑,另一方面体会文章的感人之处。考虑学生阅读用心爱心专心1(1)感受“黄河气势雄伟”。(2)理解“望”字。(看地图、听乐声,理解“望”的内容。)(3)交流:读了第一部分,你对黄河有什么印象?2.第二部分:(1)感受“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2)理解“你是中华民族摇篮”中“摇篮”的意思。(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诞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3)举例理解“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身边扮演。”3.第三部分:(1)感受“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2)理解“屏障”。(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突出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黄河天险在地理上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的制胜法宝。)4.第四部分:(1)感受“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2)理解“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和“哺育”。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通过联系上文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也足以激发民族信念不断发扬滋长。5.第五部分:首尾呼应,第一部分重点落在“黄河”上,最后部分重的主体性,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用心爱心专心2点落在“中华儿女”上。四、朗读课文,升华情感。1.理解中穿插朗读。2.选择一部分重点读好。3.配乐抒情读。4.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指导背诵。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朗读全诗。归纳特点:(1)“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从“啊!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三个层次。(2)诗歌语言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自由奔放并且错落有致。2.交流:读了诗歌,你认为课文歌颂了黄河什么精神?3.说写双通道。(二选一)(1)“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身边扮演。”举一个例子说明。(2)写几句小诗,赞美一条江河或一座高山。(可安排在课堂上写,也可放在课外写。)4.补充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用心爱心专心3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五年级语文上册 黄河颂 2教案 沪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