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第四节酸碱中和滴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中和滴定的原理。2.使学生初步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3.使学生掌握有关酸碱中和滴定的简单计算。4.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教学难点酸碱中和滴定的计算依据及有关计算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教师举起一种食品包装袋,如奶粉的外包装袋][师]同学们在买到一袋食品时,注意到上面标有哪些说明吗?[生]食用方法、成分、含量、生产日期……[师]在这些说明中,成分及其含量的测定,都属于化学工作者的任务。在化学上,鉴定物质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叫定性分析,而测定各成分的含量分别为多少叫定量分析。我们今天就学习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问]什么叫中和反应?[生]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师]请同学们写出以下几个反应的方程式:①HCl+NaOH②H2SO4+NaOH③H3PO4+NaOH[学生练习,并使一个学生板演]用心爱心专心HCl+NaOH====NaCl+H2OH2SO4+2NaOH====Na2SO4+2H2OH3PO4+3NaOH====Na3PO4+3H2O[师]请同学们把以上化学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教师提示]H3PO4是弱电解质,注意离子方程式中的写法。[学生写完后,教师总结]由以上离子方程式我们可以看出,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都是酸电离的H+和碱电离出的OH-反应生成H2O,那么中和滴定的原理是什么呢?[师]从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来看,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其物质的量与化学计量数之间有何关系?[生]酸碱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师]如果我们用A表示酸、B表示碱,就有以下关系式:(A:酸;B:碱)我们知道,在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体积和浓度又有如下关系:n=c·V代入上式可得出:[讲述]根据以上关系式,用一种已知浓度的酸与一定体积的未知浓度的碱反应,若能测得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酸的体积,就可求出碱的浓度,这就是中和滴定的原理。即:cB=[讲述]若酸、碱都是一元的,则用心爱心专心若,则cB=[师]下面我们利用以上关系式算一道题。例题用0.1032mol·L-1的HCl溶液,滴定25.00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完成时,用去HCl溶液27.84mL。通过中和滴定测得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解析:根据NaOH和HCl反应的方程式,它们反应时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由上述公式可求出NaOH的浓度。解:因HCl和NaOH都是一元的,所以cB=c(NaOH)==0.1149mol·L-1[师]请同学们根据以上原理,给中和滴定下个定义。2.定义: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酸碱中和滴定。[讲述]从原理来看,中和滴定很简单,但在实验中,要想尽可能地减小误差,获得较准确的测量结果,还必须使用精密的实验仪器和严格的实验操作,下面我们介绍一下中和滴定仪器的选择。3.仪器的选择[讲述]盛放标准液和量取待测液用到的精密仪器叫滴定管,滴定管有两种,盛放或量取酸液要用酸式滴定管,盛放和量取碱液用碱式滴定管。(1)滴定管(酸式、碱式)[展示]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师]请同学说出滴定管结构上有何特点,为什么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液,碱用心爱心专心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液?读数时可以读到小数点后几位?[学生分组观察滴定管后回答]零刻度在上方。酸式滴定管下端为玻璃活塞,盛放碱液会生成Na2SiO3,使活塞不能旋转。碱式滴定管下端为一段橡皮管,酸液会腐蚀橡胶。滴定管可以读到小数点后两位。[展示]被腐蚀的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师]这是两支被腐蚀的滴定管,已经都不能使用了,因此我们在以后的实验中一定要爱护仪器。那么,我们用滴定管时,滴定管如何固定呢?[生]铁架台和滴定管夹(2)铁架台、滴定管夹。[展示铁架台和滴定管夹,并把滴定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师]要计算待测液的浓度,还必须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那么用什么容器盛放待测液呢?[生]甲:烧杯。乙:锥形瓶。[讲述]在滴定过程中,为了使酸碱充分反应,要不断地摇动盛待测液的容器,因此,盛待测液的容器口径要小,以免摇动过程中液体溅出,因此选用锥形瓶。(3)锥形瓶。[师]我们选好了仪器,但仍然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