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县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专题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教学内容预设课时教学起止时间主备小组成员主备负责人资料收集人预设重点、难点及本质问题学习目标⑴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意义。⑵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⑶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4)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课型流程要素问题生成课(自主回归复习课、测试训练课)1、明确“三定”,提供支架:“三定”即定目标、定任务、定时间,可用《导读单》、投影、板书等方式呈现。“支架”即阅读“九字诀”、相关的学科思想方法、激发自学热情等。2、学生自学,教师督促:监督和评价自学过程,巡视发现问题,引导及时改善。3、合作解决,生成问题:学生合作解决部分问题,生成小组共性问题。4、归纳总结,尝试建构:注重总结并初步建构,逐步培养自学习惯和能力。问题解决课(试卷讲评课、问题拓展课)1、提出问题:呈现问题生成课上生成的重点问题,充分暴露问题产生的原因。2、解决问题:激发探究欲望、选择以下方式和策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方式:独立思考、合作解决、学生展讲教师点拨、教师精讲学生且思且记。思考策略:获取有效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寻找切入点、链接点等。3、变式拓展:提供多样化的变式拓展方式,创编习题,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4、反思建构:引导从多角度反思总结,及时改善,并自主建构思维导图。综合解决课明确“三定”,提供支架2、学生自学,教师督促3、合作解决,生成问题4、解决问题5、变式拓展6、反思建构课时课型评价任务学习流程要素,方式、策略1、评价任务的核心是设计学习内容、问题及练习,量适度;问题力求促进学生生成。2、要与学习目标保持一致,为达成学习目标服务。3、评价任务要有系统性,问题多要分类,抓住本质问题。1、根据任务需要调整顺序或轮回以下流程。2、流程的核心是教师智慧引导学生主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评价并改善学习。14、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学生“八动”。3、方式要与任务匹配,方法策略要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第1课时问题生成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概括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史实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目标:针对任务目标1、3流程:1.明确“三定”,提供支架:学生运用“阅读九字诀”阅读教材51-56页。25分钟2.学生自学,教师督促:学生将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识做好标记。监督和评价自学过程,巡视发现问题,引导及时改善。3.合作解决,生成问题:2、学生运用讨论“12345”原则小组交流讨论(10分钟)、生成小组共性问题(教师遵循“123”三定原则4.归纳总结,尝试建构:学生尝试建构,教师梳理归纳学生的共性问题。5分钟第2课时问题解决课内容及任务:解决第一课时的共性问题和生成问题目标:学习目标1、2、3流程:1.提出问题:教师呈现小组共性问题在。3分钟2.解决问题: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12345+2策略)等方式,尝试解决共性问题。15分钟展示探究成果(展讲“六字诀”),教师适时点拨和精讲。15分钟3.反思建构:学生自主建构答题策略。8分钟第3课时综合解决课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本质问题:1.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内容及意义概括改革的过程及意义3.归纳对外开放的特点任务:《金太阳考案》单元训练11-20题目标:学习目标2、流程:1、学生自学:3。学生回顾复习。5分钟2、变式拓展: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12345”原则)完成《金太阳考案》单元考点训练11-19题。15分钟3、反思建构:学生自主建构本课思维导图。8分钟小组展示本组优秀思维导图。7分钟4、归纳总结,尝试建构:教师梳理归纳学生共性问题。5分钟结。15分钟2第4课时综合解决课本质问题:问题同上+学生生成问题目标:学习目标2、3流程:1、学生自学:针对学生回顾复习。5分钟2、变式拓展: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