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抗精神失常药Antipsychoticdrugs第一页,共四十五页。精神失常分类:1.精神分裂症:2.躁狂症:3.抑郁症:第二页,共四十五页。精神分裂症:思维联想障碍,病人说话、书写,语法正确,但是上下文缺乏逻辑““关系;例如:问你来这干嘛?〞,答我来这里没法说生活困难,现在我来就是多余,现在就代表一句话,院长就这样,今天是下午〞。情感冷淡、情感不协调,对莫大的痛苦,表现惊人平淡,甚至快乐。对愉快事情,却痛苦万分。病人缺乏主动性,行为孤僻、被动、退缩,严重时行为极端被动,长期不洗澡、不梳头、生活懒散,终日无所事事,呆坐或卧床。幻觉和妄想常见,内容荒唐离奇,且不愿意暴露其病态而加以隐蔽。例如:被害妄想,认为周围人的一言一行,咳嗽、吐痰、关门等都是要害他的信号。第三页,共四十五页。躁狂症:病人喜气洋洋、情绪欢乐、精力充分,活动过多,整日忙碌不停爱管闲事,但做事有头没尾,联想明显加速,说话滔滔不绝,自觉脑子特别灵,写文章往往下笔千言,但逻辑浮浅。病人面色红润、目光炯炯有神,说话过多而口干舌燥,因持久兴奋不顾饮食而体重下降,入睡困难,血压增高,脉搏加快,瞳孔扩大,便秘等交感亢进的病症。重症狂躁病人可出现明显意识障碍、思维不连贯、幻觉、谵妄性躁狂等病症。第四页,共四十五页。抑郁症:病人情绪低落、抑郁悲观,病人整日忧心忡忡、唉声叹气、兴趣索然,听到愉快的消息,也不能减轻病人的抑郁、悲伤情绪,对工作、学习、家庭、前途丧失信心,常有自责自罪的观念,认为自己丧失了工作能力,成为废人,自觉脑子迟钝,思路闭塞,言语速度慢,语速慢,声消沉,要病人答复以下的问题,需等待良久,动作缓慢,手势动作减少、少动,少数可出现自杀倾向。第五页,共四十五页。药物分类:抗精神病药抗躁狂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第六页,共四十五页。第一节抗精神病药•吩噻嗪类:•硫杂蒽类:氯普噻吨•丁酰苯类:氟哌啶醇•其他:舒必利、氯氮平第七页,共四十五页。16.1.1精神病的本质•病因不清•与脑内DA活性增强有关•修正的DA理论•前额叶DA活动减少,使边缘系统DA活性增强,早期出现阳性病症,晚期会出现阴性病症•5-HT2功能增强也参与精神分裂症发病第八页,共四十五页。脑内DA系统与功能〔4〕结节--漏斗系统锥体外系运动功能〔1〕黑质--纹状体系统认知和意识活动调控垂体激素分泌〔5〕延脑D2受体呕吐反响〔6〕髓质室周围通路摄食行为情感表达第九页,共四十五页。多巴胺受体分类D1、D2、D3、D4、D5D1样受体家族:cAMP↑,D1、D5D2样受体家族:cAMP↓,D2、D3、D4第十页,共四十五页。16.1.4吩噻嗪类抗精神副病作用作用哌嗪类:奋乃静、三氟拉嗪最强最强二甲胺类:氯丙嗪最常用其次其次哌啶类:硫利达嗪最弱最弱第十一页,共四十五页。阻断:D2、5-HT2阻断:α、H1、M第十二页,共四十五页。〔一〕药理作用1抗精神病作用阻断中脑--边缘叶和中脑--皮质通路D2受体;消除躁狂、兴奋攻击状态,减轻幻觉和妄想。改善思维、情感障碍,使病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趋于一致,生活能自理。阳性病症效果好,阴性病症效果差第十三页,共四十五页。2镇静作用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冲动系统外侧部受体使人安静、少动、冷淡、迟钝、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安静环境易入睡,思考力不受影响,减少动物的攻击行为使之驯服。第十四页,共四十五页。3.镇吐作用:小剂量:阻断CTZ的D2受体;大剂量:直接抑制呕吐中枢作用强大,对前庭呕吐无效。4.对体温调节的影响:抑制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对正常人和发热者均有影响第十五页,共四十五页。5.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麻醉药、镇静催眠药、镇痛药、解热镇痛药、乙醇等注意合用时减量第十六页,共四十五页。6对植物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降压,但不适合高血压治疗阻断受体抑制血管运动中枢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抑制心肌阿托品样作用阻断M受体,作用弱口干、便秘、视力模糊等第十七页,共四十五页。7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阻断结节--漏斗—垂体通路的D2受体催乳素抑制因子→催乳素→乳房肿胀、泌乳等促性腺释放激素→闭经、排卵延迟等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