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在消化道的应用第一页,共五十三页。Ⅰ、什么是PET-CT•PET是利用引入人体的正电子湮灭辐射后产生一对能量相同、运动方向相反γ光子进行符合探测并进行成像,从而反映脏器功能状态的医学影像。第二页,共五十三页。Ⅰ、什么是PET-CT•PET-CT是在同一台机器上完成PET与CT显像,在后期处理中将患者的PET-CT图像融合在一起,获得患者的解剖、功能以及解剖和功能融合图像,三幅全身检查图像。•1+1>2?第三页,共五十三页。CT融合PET第四页,共五十三页。Ⅱ、PET-CT药物•PET-CT的各类示踪剂种类很多氨基酸类蛋白质类糖代谢类受体类激素类乏氧类18F-FDG第五页,共五十三页。18F-FDG的代谢路径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盐果糖-6-磷酸盐……FDG氟-2-脱氧葡萄糖-6-磷酸盐…………第六页,共五十三页。18F-FDG会出现生理代谢的位置膀胱脑心脏肾盂消化道肌肉第七页,共五十三页。第八页,共五十三页。棕色脂肪显影第九页,共五十三页。肌肉显影第十页,共五十三页。Ⅲ、PET-CT临床应用及优势肿瘤的定性、定期、定位1穿刺活检区域选择2肿瘤高危人群体检3肿瘤治疗疗效评价4非器质性病变的诊断5第十一页,共五十三页。Ⅳ、PET-CT的缺点和缺乏无显像剂显示全部肿瘤特点1短半衰期核素使用条件苛刻218F-FDG特异性差3PET空间分辨率不理想4第十二页,共五十三页。PET-CT检查患者的选择多种检查无法确诊,或者确定治疗方案PET-CT原因不明身体不适;有相应指标异常;健康人群无法确定治疗方案;MRI、CT、超声等等检查方法无法确诊进行PET-CT检查确诊高危人群,发现指标异常;健康人群;身体不明原因不适人群第十三页,共五十三页。CEA增高,前来就诊PET-CT发现结肠癌无不适,PET-CT体检发现乙状结肠癌第十四页,共五十三页。恶性畸胎瘤确定放疗靶区以及剂量第十五页,共五十三页。PET-CT世界的分布NorthAmericaSouthAmericaAustraliaChinaEurope第十六页,共五十三页。PET-CT在消化系统中的应用第十七页,共五十三页。适合检查的消化道肿瘤适合检查的消化道肿瘤均适合PET-CT检查。要注意炎症病变干扰。食道食道肝细胞肝癌假阴性率很高,其他类型适合。肝、胆囊肝、胆囊均适合PET-CT检查。要注意生理摄取干扰。结肠结肠均适合PET-CT检查。要注意生理摄取干扰。直肠直肠印戒细胞癌假阴性高;干扰较多注意饮水胃胃适合PET-CT检查但是代谢通常较低胰腺胰腺第十八页,共五十三页。一、PET-CT检查食道肿瘤食道占位性病变评价疗效原发灶部位及范围,临床分期检测复发PET-CT诊断食管Ⅳ期病变准确性可以达到82%以上。假阳性仅为3%-15%第十九页,共五十三页。食管癌伴淋巴结转移第二十页,共五十三页。食管癌伴淋巴结转移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三页。二、胃、结肠、直肠病变的应用•胃部病变的应用1、胃部原发肿瘤的检测1.5cm以上病灶检出率良好83%-90%2、胃癌的分期总体准确性可达89%3、疗效评价及复发检测复发检出率可达90%以上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三页。胃癌BorrmannⅣ型患者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三页。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三页。胃癌,FDG摄取不高,其内可见溃疡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三页。•结肠、直肠病变•1、肠道部肿瘤的位置和范围•非黏液性癌阳性率可达90%-96%•黏液类腺癌较差阳性率仅59%•2、肠道部肿瘤分期•M分期优势极大〔如诊断肝转移TN准确性可达100%,而CT仅38%〕•3、检查复发•4、治疗方案与疗效检测•40%-60%患者改变了原治疗方案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三页。体检发现乙状结肠癌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三页。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三页。结肠癌并发腹腔淋巴结转移、肝转移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三页。三、肝脏病变、肝转移的应用1、肝细胞肝癌方面HCC的假阴性率较高,假阴性约40%-50%2、肝转移的筛查在肝内转移病变检查方面非常优秀,根本所有肝内转移灶均不会漏诊第三十页,共五十三页。PET-CT在检查HCC方面主要由于肝细胞肝癌除“净酵解〞存在其他代谢路径,导致“净酵解〞比正常肝脏低的情况出现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三页。HCC的阳性病例伴门脉癌栓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三页。单纯CT难以诊断病灶是何病变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三页。PET-CT确定其为小肝癌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三页。HCC出现PET上假阴性病例第三十五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