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后的教学设计学校:濮阳市油田第四小学教材版本:人教教师尹彦春年级三年级科目体育授课时间四课时课题原地侧向投掷垒球和游戏课时安排四课时第3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一、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他们活泼好动,思维能力逐渐增强,团体意识逐渐加深,对新鲜事物有着一定的好奇心,喜欢通过各种言语和动作来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学习兴趣很高,但是注意力不够集中,情绪不够稳定。教学中让学生感悟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练习方法,从学生的学习行为为立足点,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励、组织、点拨、引导等方法,使之成为学生的引路人。二、教材分析投掷是人类的基本技能之一,作为生存的基本技能及运动锻炼的手段之一,投掷仍有它存在的价值。本课是第三课时,是在三年级学生已初步掌握蹬地、转体、挥臂的基础上,主要解决出手有角度、速度及手脚同时用力的投掷动作的教学练习。本课教学让学生在欢乐的情境中自主、能动的学习,能积极参与活动,在练习中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和感受。三、教学目标设计1、创设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乐于练习的态度。2、学生能领会并说出“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动作要领。3、主动积极体验投掷技术动作的学习过程并能基本会做该动作。4、通过教师的引导式教学,使学生在游戏和主动积极练习中提高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技能方法,发展上肢力量以及上下肢等身体的协调性。5、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团结协作、共同参与的良好团体氛围。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投掷垒球时的出手角度、高度和时机·教学难点投掷垒球时转体和挥臂的连贯性五、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引导式教学法”,把教材原地侧向投掷垒球和投球过彩色宽带皮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快乐为主线,以学练为主旨”的主题思想,在本次授课所采用讲解示范理解动作要领和多层练习领悟技术动作要求,通过游戏及比赛提高学生投掷能力。六、教学媒体学校操场,人手一个垒球,彩色快带皮筋一条,小体操垫36块,小红桶六个,哨子一个,播放器一台。七、教学策略设计1、组织教学过程中,努力追求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教学风格。如准备活动中,一改以前排队做操的形式,而采用散点式来进行玩球游戏,让学生在玩中体会体育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体育的热情。2、课的教学手段,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学习原地侧向投掷垒球后,又加强投球过彩色宽带皮筋的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投掷能力。并且在活动中充分利用皮筋和语言激励来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的气氛,让学生能有充沛的精力集中在教学中又不耽误教学时间。3、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变单纯的生理教学为生理、心理、社会多维教育观,改变以竞技体育为主的教学观,确立以发展全体学生身体基本活动和心理健康活动为主的教学观,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以练习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寓德育于活动,抓住时机适时的进行思想品德德教育。4、将体育课转化为一个学习、探索、创新和展示的舞台,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5、教与学同步互动,学练结合,学玩相间,有新鲜感且容易操作八、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1教学过程一、热身蹦蹦跳1、课堂常规;2、导入本课主题:用语言引导学生,精神饱满积极主动的去迎接将要学习的新任务新课程,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初步了解并产生兴趣;3、热身徒手操;4、针对性动作练习:转体、挥臂、肩上屈肘。教师活动宣布内容,提出要求,组织练习学生活动明确目标,按要求练习设计意图热身蹦蹦跳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这样无心理压力的环境下自主参与练习,并通过教师的语言激励和徒手操的热身活动,为下一步的原地侧向投掷垒球做好准备,这样围绕主教材做这些准备性练习,很快使学生进入运动状态。教学环节2教学过程二、互帮互学、合作交流1、两人一组,转体挥臂拉满弓;2、学习原地侧向投掷垒球。教师活动1、讲解、示范,提出要求;2、指导学生分组学练,体会拉弓投出的动作;3、激励、启发、示范:二年级时我们学习过正面原地投掷垒球的动作。今天我们学习:原地侧向投掷垒球,学好学会这个投掷动作,你的垒球将投掷的更远更好,也可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