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工程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授课班级:测绘工程1241课程名称: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任课教师:张慧锋院部名称:土木工程学院二o—四年3月3日课程名称地籍测量与土地课程、虫护仲皿管理归属课程代码081012授课班级测绘工程1241授课地点理论教学3202,5101;实践教学新校区;辅导课程类别必修课总学时数80周学时5学分数5学时分配课堂讲授66学时;实践教学14学时;辅导学时起至时间第2周至第17周《地籍测量学》詹长根唐祥云等测绘出版社《地籍测量学》詹长根武汉大学出版社《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学》早书寿测绘出版社《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张绍良,顾和和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掌握:地籍、地籍测量与地籍调查的定义;地籍的功能、类别地籍测量的特征;地籍调查的任务、目的和内容。地籍、地籍测量与地籍调查的定义,地籍调查的内容。重点讲解。教学目的要授课教师张慧锋职称讲师院(部)实践教师张慧锋职称讲师院(部)辅导教师职称院(部)上课日期2014年2月25日第1章节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难点及处理方法地籍的功能。举例、重点讲解。授课方式多媒体课件授课教学内容第一节地籍与地籍测量1.地籍的定义、功能、类别。2•地籍测量的定义、内容、特性和地籍测量技术体系。3.地籍调查的定义、任务和目的、内容、原则、实施的程序和地籍调查的成果资料。重点及处理方法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课后作业教材章节课后思考题参考资料《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学》《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教学后记加强与学生的课堂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上课日期2014年2月27日第2讲章节第一章绪论第二节、第三节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地籍、地籍测量的发展以及我国地籍与地籍测量的发展;掌握地籍测量学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重点及处理方法地籍测量学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重点讲解。难点及处理方法地籍测量学的学科性质。举例、重点讲解。授课方式多媒体课件授课教学内容第二节地籍和地籍测量的历史1.地籍发展综述。2.地籍测量发展综述。3.我国地籍和地籍测量的发展。第三节地籍测量学时间分配10分钟10分钟30分钟1•地籍测量学的研究对象。2•地籍测量学的学科性质。3•地籍测量学的任务和内容。15分钟15分钟20分钟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课后作业教材章节课后思考题参考资料《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学》《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教学后记加强与学生的课堂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上课日期2014年3月4日第3讲章节第二章土地权属调查第一节、第二节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土地权属的含义、地块、宗地和界址的定义。掌握土地权属的确认、土地的划分、地籍的编号。重点及处理方法土地权属的确认、土地的划分。重点讲解。难点及处理方法土地划分。举例、重点讲解。授课方式多媒体课件授课教学内容第一节土地权属1•土地权属的含义: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以及土地权利人。2•土地权属的确认方式:文件确认、惯用确认、协商确认和仲裁确认。3•土地权属的确认:农村地区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确认、城市土地使用权的确认。第二节土地划分与编号。时间分配25分钟25分钟25分钟1.土地划分,城镇地区土地划分、农村地区土地划分和城乡一体化土地划分。25分钟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课后作业教材章节课后思考题参考资料《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学》《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教学后记加强与学生的课堂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上课日期2014年3月6日第4讲章节第二章土地权属调查第二节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地块、宗地与界址;地籍编号;界址点编号的相关内容。重点及处理方法地块、宗地与界址。重点讲解。难点及处理方法地籍编号。举例、重点讲解。授课方式多媒体课件授课教学内容第二节土地划分与编号。1•地块、宗地与界址,地块与宗地的定义。2.界址的类型。3.界线的类型与界线的形式。4.宗地的划分。5•地籍编号:城镇地区宗地编号,农村地区地籍编号。6•界址点编号。时间分配10分钟20分钟20分钟20分钟20分钟10分钟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课后作业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