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锁关中学初一语文集体备课课时教案课题《陈太秋与友期》授课班级主题单元第五单元主备人胡丽娟使用者课时2参与讨论者付万和罗光林何峰王丽莎胡丽娟三维目标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才、诚实、守信、组中他人的美德;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3、变换形式诵读,力争当堂成诵。增删、点评教学重难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探讨“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流程一、导入:二、感知课文:1、自由朗2、推荐朗读3、学生评价三、品读课文1、质疑:通过预习和朗读,大家只对这则短文的内容比较简单,容易理解,但是文言文毕竟跟现代文有着不一样的地方,有我们不理解的地方。下面要做的就是大家动动手,找找不懂的字词句,四人一小组,把不懂的地方在小组内互相解决,还是解决不了的问题作好记录,等一下一起来解决。(学生小组合作解决疑问的地方,再由学生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全体学生中一起讨论,共同解决)2、教师质疑:大家都没有疑问了吗?那么我有个不太明白的地方,需要大家的帮忙了,在文中用了三个不同的称谓,有什么区别吗?“君”是有礼貌的称呼对方;“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父亲的谦称。补充;我们平时可能在电视的古装剧中经常听到这样的一些称呼:令尊、令堂、令郎、令爱、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姊、舍妹(弟)、犬子。谁来说说这些分别是什么意思?3、检测字词句的掌握情况刚才问大家说没有疑问了,但是被我一个问题就给问倒了,下面来测测你们对短文中字词句的掌握情况。陈太丘与友期行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门外戏尊君在不相委而去则是无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4、同桌之间互译课文四、探究课文1、文中这位朋友是怎样的一个人?元方是怎样的一个人?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文中讲到元方指出了友人的两点不是,哪两点呢?那么元方说友人没礼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礼貌呢?谈谈自己的看法。(这里要联系到学生的实际回答情况,考虑到元方当时的年龄)3、这则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呢?同学讲到这个题目是个引子,为了引出下面的内容,那下面文章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做人要诚实守信,礼貌待人)五、课外延伸1、朗读《〈咏雪〉》,试着翻译并赏析.2、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①捉:捡;拾取。②席:坐具,用竹篾、芦苇等编织而成。③轩冕:这3.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4.我在课外收集了一些古今中外的一些名人名言,有兴趣的同学记录一下,平时用来勉励自己。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高尔基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