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会“朴、峻、坝”等7个会认字,“雄、朴、训、至”等10个会写字。掌握“色彩斑斓、惊心动魄、闻名遐迩”等词语。2.引导学生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多媒体课件1课时一、创设情境,感知丽江出示丽江多媒体图片,教师在音乐伴奏中激情导入。她以壮丽的山和美丽的江而得名,她以玉龙山为背景,以雪山之水为灵魂,完美地将山与水有机结合。她以美丽的自然风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特有的历史文化,描绘了一幅活生生的“雪山绿地、小桥流水、纳西人家”的水彩画,她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她就是云南丽江。今天,让我们带上兴奋和向往,一同出发,走进那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齐读课题:走进丽江。(针对儿童蕴藏着学习的主动性,又有可能消失的可变心理,首先通过多媒体画面,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思维,再以教师的语言和情感渲染,把儿童带入情境,让孩子兴趣盎然,不知不觉进入主动学习状态。)二、初读课文,印象丽江1自由朗读课文,读书中我们走进丽江,看看丽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读准确、读通顺,不懂的生字词提出来,不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2走进丽江,我们的印象各有不同,但课文中有一句话却能表达我们共同的感受,它统领全文,你认为是哪一句?(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三、精读课文,赏玩丽江1再读课文,再次走进丽江,走进你向往的那一景,边读边赏,把能体现神奇而美丽的句子画下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2整体把握分析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景。3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围绕句式,自由选择课文内容填空。)①走进丽江古城,古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情不自禁想说: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②走进丽江雪山,玉龙雪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真想大声倾诉: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③走进丽江迷人的景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不由得发出赞叹: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第1页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一环节,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然后小组围绕句式合作交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解读,多角度、多层面地交流读书体会。)4师生交流学习成果,指导感情朗读,通过文字勾画图景。(预设,重点指导)①走进丽江,你就会发现,古城街道是用五花石铺砌而成的,色彩斑斓,别有韵味。A.结合课文或查字典理解“色彩斑斓”。B.你见过什么东西色彩斑斓?想象古城街道的色彩斑斓,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C.去掉词语,对比朗读,读出色彩斑斓的神奇而美丽。②水边杨柳垂丝,柳下小桥座座,城内共有大小桥三百五十四座,可谓城依水存,水随城在,好一幅“家家溪水绕户转,户户垂柳赛江南”的“高原姑苏”图景!A.教师板书简笔画,学生为画题名。B.巧设活动:小小导游,融入自己的想象为画解说。C.出示图片,对比“江南苏州图景”与“高原姑苏图景”,说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壮美)(完成美育和智育融合的重要手段,就是把死板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具有美育趣味的活动。)③最前面的山峰昂然挺立,其后峰峰相连,远远望去,云腾雾绕,好像一条银鳞闪烁的玉龙在蜿蜒飞腾。A.结合课文插图,说说带点词的意思,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壮丽)B.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句子。(自由读、指名读、齐读)C.评一评,你认为他哪儿读得好?④丽江还有许多迷人的景观:有惊心动魄的虎跳峡,有万里长江第一湾,有三江并流奇观……A.欣赏图片,配乐朗读。B.说说省略号的作用,你能按课文的句式说说丽江其它的迷人景观吗?丽江还有许多迷人的景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有……(在践行新课程的课堂里,“交流”成了提升探究过程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