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交战国有三十一个,包括十五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二十亿人口的四分之三.交战双方动员七千万人,入伍士兵占有劳动能力男子总数的30%.”这段材料可以佐证1914﹣﹣1918年的战争()A.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B.是一场具有世界规模的战争C.激化了交战国国内的矛盾D.给协约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交战国有三十一个”“十五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二十亿人口的四分之三”“1914﹣﹣1918年的战争”,可以判断与一战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爆发的一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1918年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材料中的数据显示一战规模空前,参与国家和人数多;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BC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B。选择题1921年俄国粮食产量是22.13亿普特,1923年达到34.55亿普特。这得益于实行了A.工业化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D.“五年计划”【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21年,苏俄政府实行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B符合题意;工业化政策与粮食产量无直接关系,排除A;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的措施,时间不符,排除C;“五年计划”是斯大林时期的措施,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与农业无直接的关系,排除D。故选B。选择题“经济大危机造成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物质损失价值2500亿美元,比一战的物质损失还多800多亿美元”,此段材料说明经济危机()A.持续时间长B.影响范围广C.造成的破坏大D.影响深远【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和题干“物质损失价值2500亿美元,比一战的物质损失还多800多亿美元”可知,此段材料说明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大。1929年——1933年,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打击,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政局的动荡。故C符合题意。持续时间长,指从1929年——1933年,但题干中没涉及到,故A不符合题意。影响范围广,指从美国涉及到世界,但题干中没涉及到,故B与题意不符。影响深远,指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德国和日本赶上法西斯道路,但题干中没涉及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选择题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空前灾难,下列选项中属于二战范围的有①索姆河战役②斯大林格勒战役③凡尔登战役④突袭珍珠港⑤诺曼底登陆A.①②③B.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④⑤【答案】B【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索姆河战役是属于一战范围的事件;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属于二战范围的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凡尔登战役是属于一战范围的事件;突袭珍珠港是属于二战范围的事件,二战达到最大规模;诺曼底登陆是属于二战范围的事件,开辟了第二战场。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选择题1945年,苏、美、英三国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以下是会议内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B.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C.战后成立联合国D.通过并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42年1月1日以美、中苏、英为代表的26个国家通过并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D项符合题意;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的会议,会议内容有: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结束欧战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选择题甘地认为:“9000英国官员不可能统治25亿的不合作的印度人”,“即使最不义的统治者也必须依靠被统治者的合作而继续。”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以眼还眼,世界只会更加盲目B.报复的本质只是增加了邪恶,因剑得到的亦将因剑失去C.甘地主张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D.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使印度彻底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只是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没有使印度彻底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ABC项均理解正确,D项理解错误,故选D。选择题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