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创新实验学校352和谐高效课堂导学案七年级历史上册编制:毛明学审核:王昌志使用日期:2013年5月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总第20课时班级:小组名:学生姓名:小组评价:【学习目标】1、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2、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含义;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3、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学习重点】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学习难点】对“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理解。【导入新课】玉米和甘薯的原产地在哪里?它们是什么时候、又是怎样传入中国的?由于它们生长能力强、对土地条件要求低、产量大,成了荒年穷人度荒的“救命粮”。【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一、〖自主学习〗(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一)明清经济的发展1、明清经济的发展概况(1)农业:明代从南美洲引进、等高产粮食作物,不断推广;明代从国外引进、和等;(2)手工业①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推向,出现了一批基地;②丝织业:是明代的丝织业的中心,后来居上。③制瓷业: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畅销海内外。(3)商业:明清时期,空前活跃,、是全国性商贸城市;2、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①时间:以后②地区:、等江南地区③行业:④特点:以生产为目的,“出资,出力。”⑤实质:机户是早期的,机工是早期的。他们之间是与的关系,实质是一种性质的生产关系。(二)“闭关锁国”政策1、原因:①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②由于的封建经济稳定,他们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③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2、含义:严格限制。3、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①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政策;1江华创新实验学校352和谐高效课堂导学案七年级历史上册编制:毛明学审核:王昌志使用日期:2013年5月②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个港口(即、、、),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和出海船只的做出严格的限制;③清政府下令只开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统一经营管理贸易,并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4、影响:(1)积极方面:。(2)消极方面:。二、〖合作探究〗(小组内讨论,形成统一观点,小组间展示点评,拓展提升能力)1、清朝为什么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实行这种政策造成什么严重后果?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有哪些表现?有何意义?3、对比一下明朝郑和下西洋、引进外国作物和清朝闭关锁国的不同后果,谈谈你的想法。三、〖巩固提升〗知识网络梳理见右图明代引进农作物,玉甘花向马铃薯,棉织、丝织、青花瓷,商贸出现大城市,明朝中期资萌芽,“机户”就是资本家,“机工”出卖劳动力,雇佣关系就成立。清朝国策大错,对内“重本抑末”,对外“闭关锁国”,先进技术不学,长期与世隔绝,二百年来国弱。四、〖达标检测〗1、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吃到的玉米棒、甘薯最早应在()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2、假如你是明清时期一位精明的商人,那时你最有可能去经商的城市是()①苏州②北京③松江④南京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3、促使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明朝商品经济空前活跃B、农业、手工业发展迅速,水平超过前代C、明初经济兴盛D、苏州丝织业发达,许多机户拥有大量资金和织机4、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主要标志是()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2江华创新实验学校352和谐高效课堂导学案七年级历史上册编制:毛明学审核:王昌志使用日期:2013年5月C、手工业作坊增多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5、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