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第1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教学内容】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减法计算(教材第89~90页的例1及练习二十三的第1、2、3、4题)。【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2.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复习导入】1.填空。(1)34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个18是58,712里有()个112。(3)3个15是(),47是4个()。2.谈话: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这个知识。【新课讲授】1.出示教材第89页例1。(1)提问:观察图,从图中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把一张饼平均分成8份,爸爸吃了38张饼,妈妈吃了18张饼,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提问: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怎样列式?为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18+38,表示把这两个数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提问:你能算出结果吗?怎样想的?引导学生这样思考:18是1个18,38是3个18,合起来也就是48,提问:18+38的和是48,为什么分母没变?分子是怎样得到的?(因为18和38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用两个分子相加,分母不变)。板书:18+38=138+=48=12说明: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2)提问: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小结:分数加法的含义与整数加法相同,都是表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3)即时练习:15+1527+37710+1102.同分母分数减法。(1)教材第90页例题1第(2)问。教师:爸爸比妈妈多吃多少张饼?(2)学生讨论。①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如何列出算式?②计算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③你有什么体会?(3)反馈讨论结果。板书:38-18=318-=28=14(4)归纳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减。3.小结:观察例1的第1问和第2问,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应怎样计算?(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概括)。教师总结板书: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4.即时练习。完成教材第90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91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2、3、4题。这是同分母加、减法的单项练习。练习时,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馈,反馈时,让学生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提醒学生结果应化为最简分数。【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谁能具体的说一说,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呢?【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1.复习分数单位,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分数加减法的知识,为推导分数加减法算理与整数加减法算理相同作铺垫,提高了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2.注重对算理的分析,以算理引入算法,教学时,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用算理引入算法的重要过程。使学生明白: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分母不变”是因为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只用分子进行加、减。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第2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教学内容】三个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课本第91~92页练习二十三的第5~11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三个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重点难点】掌握三个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复习导入】1.口算下列各题。2.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新课讲授】1.出示以下例题3。电视台少儿频道各类节目播出时间分配情况如下:2.提出问题,尝试解决。(1)问题一:前三类节目共占每天节目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①找出前三类节目所占的分数。(415115715)②尝试计算这三个分数的和。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③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并说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