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磁体与磁场认识磁体及性质教学设计寺前镇中学王振一.教材及学情分析:电磁转换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磁体与磁场》对以后电磁方面的学习至关重要。学生对磁体比较熟悉,但没有定性的研究,认识不够,所以在讲述这节课时应从生活中的磁现象着手,让学生描述知道的磁现象,利用手中的磁体发现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提出各种假设和疑问,在探究问题、验证假设的过程中理解磁场,经历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实验验证、总结规律、实践应用的过程.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各种磁体,了解磁体的性质。2.知道磁化现象,掌握磁化的基本方法。.3.知道磁极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与实验,认识磁体的性质。2.探究使铁棒磁化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在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领悟大自然的奥妙和神奇,关心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具:条形磁体2块、大头针若干、小磁针1个、玻璃板1块、蹄形磁体1块、软铁棒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刺激间的相互作用难点:探究实验的组织实验五.教学过程设计:①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北?②你知道那些与磁有关的现象或物体?③你对磁有关的知识了解多少?磁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这节课就来研究与磁有关的现象.(活动1)认识磁体①这些形状各异的物体都是磁体,因为他们都具有什么性质?(磁体具有吸铁性)(1)用磁体靠近各种不同的物体现象: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1.磁性: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成为磁性②磁体上不同部分的磁性强弱是否相同?③怎样设计实验探究这一问题?(2)将条形磁体(或蹄形磁体)等距离地靠近一堆大头针现象:条形磁体的两端吸引的大头针最多2.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两端(活动2)磁体的指向性小磁针静止时一端指南,一端指北。指南的磁极叫做南(S)极指北的磁极叫做北(N)极④设计实验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3)将条形磁体的一端分别靠近小磁针的两极。现象:分别出现排斥和吸引两种作用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⑤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磁性?⑥若磁体靠近需研究物体的一端出现吸引现象,则能否判断该物体一定具有磁性?为什么?⑦若有两根外形完全一样的铁棒,一根有磁性,另一根没有磁性,不借助于其它任何物体,你能否判断那一根有磁性,那一根没有磁性?画图示意.(4)利用软铁棒和条形磁体演示磁化过程现象:开始软铁棒不能吸引大头针,将磁体的一端接触软铁棒后,软铁棒又能吸引大头针.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课堂训练:1、用钢条的A端靠近磁针的N极时,发现N极被排斥,则()A、钢条一定有磁性,且A端为S极B、钢条一定有磁性,且A端为N极C、钢条一定没有磁性。D、钢条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2、水平放置的一根条形磁铁一端吸着一枚较重的铁钉,若用另一根同样的条形磁铁的S极与原来的磁铁的N极靠拢时,如图所示,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将铁钉吸得更牢B.铁钉落下C.铁钉尖端将被吸向右端磁铁D.铁钉尖端将被吸向左端磁铁3、如图所示,甲、乙为两根外形相同的钢棒,当乙向右移到甲的左端或右端时,分别有明显的相吸或相斥现象,由此可以断定________是磁体.课后思考:(1)小磁针靠近磁体(磁体吸引大头针)现象: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①磁体对小磁针产生力的作用时有没有接触?②磁体和小磁针之间力的作用是怎样产生的?六.板书设计:磁性: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a、磁体自由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南(S)极,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北(N)极;磁体b、应用:指南针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a、软磁性材料:磁化后磁性易消失(铁)b、硬磁性材料:磁化后磁性不易消失(钢)教后反思:本节课能做到语速均匀、语言生动,教态自然大方。课堂上能通过演示实验和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节课能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更有主动性,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