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温庭筠罗田县骆驼坳中学徐敬东教学目标①了解温庭筠其人其词及花间词特点。②引导学生通过鉴赏诗歌意象、赏析佳句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③探究诗歌塑造的女主人公形象,品味古典诗歌的女性美,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力。课件作品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推荐作品。导入新课①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琵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②指若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③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④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刘兰芝杨玉环林黛玉王昭君这些古诗文佳句写的是那些美女?学生齐背韦庄的学生齐背韦庄的《《菩萨蛮菩萨蛮》》,说说,说说这首词写了一位怎样的江南美女?这首词写了一位怎样的江南美女?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诵读感知读一读温庭筠的《菩萨蛮》,想一想作品中有一位怎样的美女?知人论世谈谈你所知道的温庭筠及花间词他,会写诗,其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他,会作词,其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他,才思敏捷,然性喜讥刺权贵,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因而一生坎坷,终身潦倒。他的词多写闺情,内容多描绘女子闺中生活情态。词风“绮丽香艳、婉约柔媚”,多用比兴,以景寓情,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第一个专力于“倚声填词”的诗人,被称为“花间鼻祖”。知人论世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产生于西蜀,得名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这一词派题材狭窄、情致单调。大都以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他们的离愁别恨。在这些词中描绘景物富丽、意象繁多、构图华美、刻画工细,能唤起读者视觉、听觉、嗅觉的美感。由于注重锤炼文字、音韵,从而形成隐约迷离幽深的意境。对后世的文人词产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谈谈你所知道的温庭筠及花间词视频欣赏把握意象全篇选取“小山、金、鬓云、香腮、雪、蛾眉、花、镜、面、绣罗襦、金鹧鸪”等意象,画面交叠,富于视觉美,故曰“意象绵密”。思考:前人评价温词“意象绵密,富艳精工”,这首词用了哪些意象?把握意象小山:眉毛,古代妇女的眉型之一。明杨慎《丹铅续录·十眉图》:“唐明皇令画工画十眉图。一曰鸳鸯眉,又名八字眉;二曰小山眉,又名远山眉;三曰五岳眉;四曰三峯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稜眉,又名却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逐烟眉;九曰拂云眉,又名横烟眉;十曰倒晕眉。”金:即额黄,一种中国古代妇女的美容妆饰,也称“鹅黄”、“鸦黄”、“约黄”、“贴黄”、“花黄”。因以黄色颜料染画或粘贴于额间而得名。起源于南北朝,盛行于唐朝。把握意象把握意象北朝《木兰辞》:“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李商隐诗:“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宋代彭汝励诗:“有女夭夭称细娘,珍珠落鬓面涂黄。”曹雪芹《红楼梦》写警幻仙姑:“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鬓云:鬓发如云。乌黑、亮丽、浓密、修长是中国古代美女头发的标准。把握意象想一想,想一想,《《长恨歌长恨歌》《》《阿房宫赋阿房宫赋》》中有哪些描写女子鬓发的佳句?中有哪些描写女子鬓发的佳句?《长恨歌》:“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长恨歌》:“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阿房宫赋》:“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把握意象把握意象腮:即脸颊、脸面、脸蛋。香腮雪,从嗅觉和视觉两个角度突出了女子容颜的美艳。曹雪芹《红楼梦》写贾迎春:“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李清照词:“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把握意象蛾眉:即娥眉,指女子细而弯的秀眉,鲍照诗有:“始见西南楼,纤纤如玉钩,未映东北墀,娟娟似娥眉。”你还知道写娥眉的那些诗句?这一传统意象有哪些意蕴?“六军不发无奈何,婉转娥眉马前死。”“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常代指美女的整体气质,有美丽、美女、美德之意蕴。把握意象花:头上的花饰。面:俏丽的面容。镜:女子梳妆用的铜镜。把握意象你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