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我”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表达“我”对老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课文语言优美,描写细腻,特别是对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细致传神。教学目标:1.能流利、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意。3.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品读感悟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那种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文中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的描写,感受“天游峰扫路的老人是怎样的一个人?”教学难点:品味老人的话语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课前准备:学生搜集天游峰的资料;教师准备课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六个生字词,理解部分词语。3、了解课文的大概,理清脉络。4、学习课文2、7节,体会天游峰的高、险。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有许多名山胜水,我们曾经游览过出示:黄山奇松庐山瀑布鼎湖山听泉黄果树瀑布还游览过2、今天我们将跟随作者再去我国的武夷山,游览那儿的天游峰。15、天游峰的扫路人,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3、天游峰是武夷山的第一胜地,驰名中外,通过课前预习,你发现什么问题呢设问质疑。(峰什么样的;人又是怎样的,红笔描课题“峰”、“人”;两者有什么关系等。)5、带着问题让我们走进天游峰。二、检查预习情况。1、自读课文,在读正确、通顺的基础上,做到流利地读,要有一定的速度。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出示:褪色沏茶武夷山竹扫帚不禁打量扑棱棱游兴未尽瘦削黝黑颇有节奏注意加点字的读音:扫帚(组词区分多音字“扫”)瘦削(组词区分多音字“削”)在文中理解:游兴未尽:尽:颇有节奏:“颇”可以换个什么词?三、了解大概,理清脉络。1、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你能根据作者登天游峰的所见、所闻、所感给课文分段吗?第一段(1~2),写武夷山天游峰的险峻,及“我”登上山峰时的喜悦心情。第二段(3),写“我”下山沿着小溪散步时,遇到了一位天游峰的扫路老人。第三段(4~12),写“我”在与扫路老人的交谈中,感受到老人对生活充满自信。3、在刚才的学习中,你能解决前面的那些疑惑?四、学习课文2、7节,体会天游峰的高、险。1、课文中作者对天游峰的描写十分精彩,默读课文,用“-------”划出描写天游峰的句子。再放声读读这些语句,想想天游峰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2、交流、感悟2、7两节,抓住关键语句反复品味。并结合天游峰的相关图片想象天游峰的高与险,感受我登上天游峰峰顶的惊喜心情。出示A:天游峰-------武夷山的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3、学生自由抒发自己的理解。4、教师相机出示“天游峰”的图片进行情景创设。教者把一根棉线拎在手上,让线飘悠,感知石梯的险。5、指导朗读。武夷山的天游峰是那么险峻,你能读出这种险势来吗?作者登上了险峰时是多么喜悦,你能从朗读中体现出这种心情吗?出示B: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6、我们一层楼通常多少台阶?(18层),一千八百级台阶相当于多少层楼?7、抓住“顶天立地”及数字指导朗读这些语句,闭上眼睛想象,神游天游峰。7、这么险峻的天游峰,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去攀登,会怎样?(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半途而废)8、谁来读读游客们登峰的感受呢?9、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指名读,学生欣赏一组武夷山的图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品读感悟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那种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2、明确抓住人物的特点,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特点。教学过程:一、复习。1、听写:一根银丝飘飘悠悠顶天立地层层叠叠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半途而返2、选用这些词说说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