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儿童健康管理工作方案0-6岁儿童保健服务是妇幼保健服务的重要内容,对降低儿童死亡率、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年版)》及市卫生局、财政局《关于印发〈市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项目目标免费向全区0-6岁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明显提高,年全区儿童保健覆盖率达到90%。二、项目范围与职责(一)项目范围:辖区内居住的0-6岁散居儿童及3-6岁托幼机构集体儿童(二)职责1、区卫生局制定辖区0-6岁儿童保健项目工作方案和考核评估标准,并进行发动、组织实施和定期督导;组织参加市卫生局组织的师资培训;组织区妇幼保健所对辖区内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培训、指导;组织购买、发放相关宣传材料等资料,定期收集汇总相关工作信息。2、区妇幼保健所:(1)加强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对社区保健及信息管理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并协助区卫生局做好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督导和考核。(2)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业务培训及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协助区卫生局组织购买、发放相关宣传材料及开展知识讲座和宣传活动。(4)开展0-6岁儿童保健服务项目。(5)做好辖区高危儿网络管理工作,接收并管理社区转诊的高危儿,并落实逐级转诊制度。第1页共4页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与区妇幼保健所、医院、社区卫生站建立工作联系,配合区妇幼保健所按照妇幼信息管理要求上报儿童保健信息。(2)开展0-6岁儿童基本健康体检项目,并为辖区内新出生儿童进行访视,做好工作信息登记、上报、录入和分析工作。(3)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儿童保健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4)针对儿童保健相关问题,开展儿童保健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常见疾病防治等知识的宣传并设有宣传栏。(5)协助区妇幼保健所开展儿童疾病调查、死亡调查工作、质量控制等工作。(6)指导相关社区卫生服务站协助开展儿童健康管理项目工作。三、服务项目及服务内容(一)新生儿访视项目1、承担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妇幼保健所2、服务内容:(1)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由居住地所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按照《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对新生儿进行体格检查、保健指导及咨询,将访视信息记录在《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中,并告知家长下次访视的时间、地点、方式和要求。对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高危新生儿酌情增加访视次数。(2)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新生儿满月或出生后42天,在区妇幼保健所进行随访,同时为儿童建立保健档案(包括登记册、《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儿童保健手册》),分社区进行登记编号,对婴儿进行体格检查、营养评价、发育评估等,提供母乳喂养指导、常见疾病防治及健康咨询指导等。并告知并分诊到所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系统保健体检,纳入到社区基本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儿童保健手册》由家长携带第2页共4页保管。(二)0-6岁散居儿童免费基本健康体检项目1、承担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妇幼保健所。2、服务内容:(1)散居儿童健康体检时间分别在3个月、6个月、8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0个月、36个月、4岁、5岁、6岁时,共11次。(2)6-8个月、18个月、30个月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性行为观察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3)按照市区相关要求对高危和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并落实转诊制度。(三)3-6岁集体儿童基本健康体检项目1、承担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妇幼保健所。2、服务内容:(1)为3~6岁集体儿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2)服务内容包括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血常规或血红蛋白检测和视力筛查,进行合理膳食、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3)按照市区相关要求对高危和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并落实转诊制度。四、服务要求1、开展儿童健康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