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秋天主题活动教案幼儿园中班秋天主题活动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秋天主题活动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幼儿园中班秋天主题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感知秋天的色彩和秋收的景象,学习词语:"黄澄澄,红彤彤,金灿灿,亮晶晶"。2、尝试运用已有经验替换诗歌中的水果,进行简单的仿编。3、体验收获时的喜悦。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投影仪。活动过程:一、教师提问,引出活动。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是什么样的?秋天有哪些水果?这些水果又是什么颜色的?二、学习诗歌。1、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投影仪上的图片,朗诵诗歌,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欣赏感知诗歌的内容。2、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朗诵诗歌。进一步学习理解诗歌内容。第1页共17页(1)师:在秋天的画报里有哪些水果?它们是什么颜色的?(2)教师帮幼儿理解,并学说词语"黄澄澄,红彤彤,金灿灿,亮晶晶"(3)教师:是谁钻进了果园,为什么说风娃娃在翻着彩色的画报呢?(4)教师带领幼儿完整的朗诵诗歌。三、引导幼儿根据诗歌的结构,仿编诗歌。1、提问:秋天的树林里还有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的?2、启发幼儿替换诗歌中的水果的名称,仿编诗歌。幼儿园中班秋天主题活动教案2设计意图:开展“在秋天里”的主题活动时,我们从幼儿有兴趣、易感受的活动点展开,设计了一系列游戏和活动,引导幼儿广泛了解相关的自然信息,激发他们主动观察、探索、发现,了解不同的学习途径和方法,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表现。“小兔找秋天”是在该主题背景下生成的一个集体教学活动,以三原色的多种变化引起幼儿对色彩的好奇,使其主动摆弄材料,逐步探索、发现颜色变化的秘密,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寻找答案的愿望逐步揭示秋天色彩的可变性、多样性。而故事书从没有颜色变成五颜六色的过程也让幼儿从另一个角度感受到秋天的多彩和美好。我们希望通过这一集体活动,培养幼儿的探索品质,引导幼儿创造性地发现第2页共17页秋天的色彩。目标:1.充分感受秋天色彩的丰富多样,尝试探索、发现色彩的变化。2.乐意用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准备:自制拉拉书一本,三原色塑料片每人一份,“树”卡片每人一份。过程:一、听故事,进入情境1.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引发幼儿兴趣。师:小兔看到了红红的枫树、黄黄的银杏树、蓝蓝的天空,你们看到这些颜色了吗?师:想想看,可以用什么办法看到这些颜色呢?(教师用故事情境引导幼儿尝试使用新材料,发现用新的方法看书很有趣。)2.幼儿自由尝试使用各种颜色的塑料片看图书。3.教师将相应颜色的塑料片贴在拉拉书的相应位置上,以进一步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幼儿刚开始的探索是随意的、不稳定的,大多会尝试着不断变换颜色。教师将塑料片贴到书上去能帮助他们验证,同时引导他们慢慢积聚起热爱秋天的情感。)师:请你们看我是怎么让树和天空变颜色的。(教师操作。)第3页共17页师:现在它们变成怎么样了?二、小实验,发现秘密1.教师讲述故事第二段,引出问题情境。师:怎么才能看到绿色的松树呢?2.幼儿开展小实验:尝试变出绿色。师:你能看到绿绿的树吗?你是怎么看到绿色的树的?(幼儿对色彩的变化充满兴趣,乐意摆弄探索,发现颜色的变化。教师不可操之过急,应该给予幼儿充分探索的时间,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师:原来两张塑料片叠在一起就能看到绿绿的树,是哪两种颜色的塑料片叠在一起呢?请你们再试试。师:还可以变出其他颜色吗?(教师鼓励幼儿从小实验中逐渐发现颜色是可以变化的,感受这种变化的有趣。同时鼓励幼儿有更多的发现。)3.教师将其他颜色的塑料片继续贴在拉拉书上,变化出多种颜色。4.交流、讨论。师:三张塑料片怎么会变出这么多颜色呢?(幼儿已经通过小实验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师用这种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进行简单的梳理,形成初步的颜色变化的概念,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愿望。)第4页共17页三、设情境,引发探索1.引导幼儿欣赏彩色的拉拉书,感受颜色变化的有趣。师:快来看看,我们这本书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