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农田数据库成果汇交要求根据《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TD/T1019-2009)(以下简称《标准》)和《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调整补充说明》(以下简称《说明》),结合各地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各省级汇交到部的基本农田数据库成果提出以下要求:一、数据内容和数据格式以县为基础单元的基本农田数据库经省预检后,分批汇交到部,汇交材料应包括纸质的加盖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公章的报送公文1份和汇交资料清单1份、电子成果数据1份。电子成果数据包括本批汇交的省级数据库建设文档、本批汇交的数据库成果及其数据库说明文档。(一)省级数据库建设文档包括本批汇交的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成果报告(最后一批需对全省情况汇总)、数据库预检报告和汇交资料清单。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成果报告说明本批汇交的基本农田数据库总的建设情况,包括本批汇交的市县名单、本批各市县数据库建设基本情况等等。数据库预检报告说明省级对本批汇交的基本农田数据库成果的预检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处理方法等等。汇交资料清单包含本批汇交的各市县资料文件的汇总列表。各文件均采用pdf格式,命名为“省级行政区划代码(6位)+第XX(2位数字)批+文档类别.pdf”,其中“文档类别”可取“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成果报告”或“基本农田数据库预检报告”或“基本农田数据库汇交资料清单”。(二)分县数据库成果及其说明文档分县的数据库成果按照《标准》和《说明》的规定内容,以县为基本组织单元汇交,包括所属各县级基本农田数据库的空间要素、非空间要素和元数据等,具体参见《标准》和《说明》中的数据库信息分类体系表和相关数据库结构定义。数据库说明文档包括各县级数据库有关情况说明、栅格图-图层对照说明、数据库质量检查报告、数据库质量检查结果记录等。1、数据库空间要素空间要素包括各县级基本农田矢量数据和栅格图数据。县级基本农田矢量数据采用VCT格式或Shapefile格式。VCT格式文件名称按照《标准》规定的命名规则命名。Shapefile格式文件包括主文件(*.shp)、索引文件(*.shx)、表文件(*.dbf)、投影信息文件(*.prj),各图层按照“县级行政区划代码+基本农田划定年份(4位数字)+图层属性表名.扩展名”的规则命名。县级行政单位辖区内所有基本农田矢量数据要进行全域数据拼接和拓扑关系建立,并统一入库形成基本农田矢量数据集。栅格图数据为县级基本农田分布图,栅格图数据格式采用jpg格式,分辨率要求在300ppi以上。文件名称按照“县级行政区划代码+基本农田划定年份(4位数字)+“XJFBT”.jpg”的规则命名。2、数据库非空间要素非空间要素包括基本农田文档资料和基本农田表格数据。基本农田文档资料包括各县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案和基本农田划定检验分析报告,数据格式采用.pdf格式,文件名称按照“县级行政区划代码+基本农田划定年份(4位数字)+文档类别.pdf”的规则命名,其中“文档类别”可取“基本农田划定方案”或“基本农田划定检验分析报告”。基本农田表格数据包括各县的基本农田划定平衡表、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一览表、基本农田现状登记表,数据格式采用MicrosoftOfficeAccess2003的.mdb格式,文件名称按照“县级行政区划代码+基本农田划定年份(4位数字).mdb”的规则命名,一个表格对应于该mdb文件的一个数据表,数据表按照《标准》和《说明》中的表格属性表名命名。3、元数据元数据按照《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TD/T1016-2003)规定的内容报送,采用XML格式。文件名称按照“县级行政区划代码+基本农田划定年份(4位数字)+metadata.xml”的规则命名。4、数据库说明文档数据库说明文档包括各县级数据库有关情况说明、栅格图-图层对照说明、数据库质量检查报告、数据库质量检查结果记录等。数据库有关情况说明的文档内容包括数据库建设有关情况、有关问题的说明。栅格图-图层对照说明的文档内容为栅格图的组成成分,包括各个图层名称、压盖顺序等。上述两个文件格式均采用.pdf格式,文件名称按照“县级行政区划代码+基本农田划定年份(4位数字)+文档全称.pdf”的规则命名。数据库质量检查报告和质量检查结果记录由部统一下发的数据库质量检查软件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