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资源中国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资源概述一、旅游资源(tourismattraction)的概念凡能激发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和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与环境三方面效益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的总和。二、旅游资源的特征1.旅游资源具有广泛性:可见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等,也含文学艺术、民族风情等。2.旅游资源具有吸引功能:吸引性指对旅游者群体而言,被探访亲友则不是。3.旅游资源具有动态性:西游记宫、刘老根大舞台4.旅游资源必须为旅游业所利用5.旅游资源具有“三大效益”的统一性:赌博、色情?第二章中国旅游资源第二章中国旅游资源三、旅游资源的分类(一)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1.自然旅游资源是指由地貌、气候、水体和生物(动植物)等自然环境要素所构成,具有旅游价值的自然地理环境部分。2.人文旅游资源是指由古往今来人类活动所产生,并具有旅游价值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如:历史文物古迹、古典园林、宗教、民族风情、特产风味、其他(二)原生性旅游资源和萌变性旅游资源1.原生性旅游资源是指经过漫长的自然与社会历史过程所形成,对于现今而言是先天赋予的旅游资源。2.萌变性旅游资源主要包括通过现代社会发展及其投资因素新营造出来的人为旅游吸引。第二节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环境与总体特征一、我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环境1.疆域辽阔、位置优越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的第三大国,特殊的海陆位置,巨大的纵、横差异,使得我国资源更丰富。2.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1)独特的地球演化史,形成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2)独特的气候与复杂地形相互影响,发育了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中国行政区划图中国地形图3.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1)我国是人类历史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历史古迹之多、之奇,世界罕见。1985年,在长江三峡地区发现的距今204万年的巫山人化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史前时期最早的古人类化石。旧石器文化代表是元谋文化和蓝田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则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代表。(2)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开始的重要标志。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4.众多的民族与多彩的民俗风情56个民族,早在汉代我国就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5.近代以来巨大的社会变革与强烈的新旧对比二、我国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1.种类繁多,数量丰富,观光类型世界闻名自然类:地文、水文、生物、气象气候;人文类:长城、兵马俑、三峡、旅游商品、民俗、中国菜等。2.独特性与古老性世界突出大熊猫、银杏、水杉、长城、兵马俑等3.空间分布广泛,地域组合特色鲜明历史古迹在黄河中下游,林海雪原在东北4.独具特色、蓬勃发展的近现代历史文化景观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虎门销烟、中山陵、深圳特区、三峡大坝、鸟巢、水立方、上海世博园等。第三节中国自然旅游资源一、地貌旅游资源构景作用:地貌起伏形态有“风景的骨骼”之称。(一)我国地貌旅游旅游资源的成因类型1.花岗岩地貌:泰山、华山、黄山2.岩溶地貌:桂林山水3.峡谷地貌景观:长江三峡、金沙江虎跳峡;雅鲁藏布江大峡谷。4.海岸地貌(1)岩石海岸:天涯海角、鹿回头(2)沙砾质海岸:大连金石滩(3)生物海岸:珊瑚礁海岸;红树林海岸红树林红树林红树林(二)我国的山地旅游资源的分类及旅游价值极高山(海拔5000米以上)和高山(海拔3500~5000米)是科学考察和探险的旅游胜地,如位于青藏高原的珠穆朗玛峰等;中山(海拔1000~3500米)和低山(海拔5001000米)则是传统的观光和休闲旅游胜地。(三)我国主要的名山(1)中华五岳:东岳泰山,山东,雄;西岳华山,陕西,险;北岳恒山,山西;中岳嵩山,河南;南岳衡山,湖南。(2)四大佛教名山: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3)四大道教名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湖北武当山,安徽齐云山。(4)传统山水文化名山:安徽黄山,福建武夷山,江西庐山。(5)近代历史名山:江西井冈山,湖南韶山,延安宝塔山,江西庐山。(6)当代风景名山:武陵源,梵净山。二、水体水景旅游资源水体有“风景的血脉”之美誉,同时还是最富吸引力和参与性的康乐型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