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押题密卷及答案解析(重庆卷)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20世纪80年代,在新疆牧场、内蒙古草原、西藏的甜茶馆和牧区,随处可见鹿牌暖瓶的身影。鹿牌玻璃暖瓶的保温效果优于不锈钢内胆,更加健康,深受牧民的喜爱。但玻璃熔炉需要高温熔化原料进行生产,并产生大量废气、废水。下图示意鹿牌的发展历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九帽社”转型发展的原因()A.基础材料短缺B.比较优势降低C.政策引导变化D.交通条件改善2.鹿牌暖瓶在中国北方市场分额占比大,主要是由于北方地区()A.地理位置优越B.生活习惯需求C.交通运输便利D.生产历史悠久3.玻璃保温瓶的保温效果好,但却停产的主要原因是()A.产业转型升级B.市场需求变化C.生产成本提高D.环保要求提高贵州省黔北高原发育了平缓丘丛和深切峰丛这两种不同的喀斯特地貌组合。洋川河位于分水岭南侧的绥阳盆地,自北向南流,芙蓉江位于分水岭北侧的旺草盆地,自南向北流。下图示意黔北高原喀斯特地貌分布(a平面图和b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导致黔北高原这两种地貌组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①流水溶蚀①河流下蚀①地质构造①岩层性质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5.在两种地貌组合形成过程中,以下推断错误的是()A.芙蓉江下切速率快于洋川河B.芙蓉江沉积颗粒大于洋川河C.芙蓉江溯源侵蚀强于洋川河D.芙蓉江侧蚀程度强于洋川河我国D镇地处两河交汇平原,是当地的“粮囤子”“菜篮子”。但近年来,标准化农田无人耕种或耕作质量不佳等现象突出,粮食产量提不上去、亩均收益不高。2022年7月,该镇成立合作社,以L村为试点,实行了托管“一块地”方式,通过“减垄增田”“归并置换”,将“一户多块田”变为“一村一块田”,由合作社实施规模化经营,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村集体经济双增收。小田变大田,表面上是简单的重整与合并,实际效果形成“1+1>2”的叠加效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土地“托管”前,该镇粮食产量提不上去的主要原因为()A.耕地碎化严重B.农村人口外流C.土壤肥力低下D.气象灾害频发7.L村将“一户多块田”变为“一村一块田”,在一定程度上()A.扩大了耕种面积B.杜绝了耕地撂荒C.调整了农业结构D.节约了灌溉水源在交通要道上设置驿站以传递公文、接待来往官吏,称为驿传或邮驿。福温古道由官方驿道和民间驿道组成,沿线聚落规模小、数量多。下图示意福温古道三都澳段的聚落分布。三都澳曾经在1074年设置海上驿路,由于风大浪急在1160年停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福温古道沿线聚落“规模小、数量多”的特点主要取决于()A.气候B.地形C.水系D.土壤9.图示范围内聚落的分布趋向,体现了()A.人文要素向心布局的趋势B.聚落选址不同时代的转变C.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D.交通条件对空间结构的影响10.三都澳海上驿路的设置主要为了提高驿传系统的()A.连续性B.灵活性C.效率D.运量新桥水道是长江口崇明岛南侧河道中的深水沟槽,其冲淤变化受入海径流、涨潮流等因素影响。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以及2003年长江三峡大坝蓄水发电都对新桥水道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图反映1984—2020年新桥水道年平均冲淤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1984—1992年,新桥水道()A.冲淤平衡B.淤积为主C.先冲后淤D.冲刷为主12.1998年,引起新桥水道冲淤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涨潮流动力增强,冲刷增强B.长江输沙量减小,淤积减少C.长江径流量增多,冲刷增强D.水利工程建成后,淤积增多13.2003—2020年期间,新桥水道整体()①变浅①变宽①向海移动①向上游移动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当海洋上的高温高湿气团,遭遇高空的干冷气团时,空气发生强烈的涡旋运动,从云中至海面形成漏斗状云柱——“海龙卷”,其破坏力极大。“海龙卷”可把水和鱼带进云层,通过强风携带降落到附近区域,形成“鱼雨”,洪都拉斯发生“鱼雨”的频率较高。下图示意洪都拉斯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最易受“海龙卷”影响的区域位于洪都拉斯()A.东南部B.西南部C.西部D.北部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