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儿童摄影用光技巧儿童摄影用光技巧光的类型顺光与侧光:这是人像摄影中两种基本的光;顺光的意思是光源照亮脸部朝向相机的部分,侧光的意思是光源照亮睑部侧向相机的部分。顺光比侧光少用,因为它将面部轮廓扁平化,不强调面部结构;侧光可以强调面部轮廓,并且可以有选择地用光让面孔狭窄或者宽广用一盏弱一点的辅光协作时,侧光会制造出有光明高光和浓重阴影的生动光影效果。第1页共13页基本布光模式:虽然传统肖像摄影上有5种固定的布光模式(派拉蒙式、环型式、伦勃朗式、夹板光式和证件照式),但是它们很难用在儿童摄影上,因为它们都提倡明锐、不柔软的用光。当你用大的散射光源的时候(这种光源通常是儿童摄影的常用王光类型)这些布光模式的效果就很不明显,因为阴影的边缘看起来太柔软了。牢记这个重要的布光原则:主光肯定要亮过辅光。辅光在减弱没被照亮的阴影时是有用的,但更重要的是主光。主光常摆放在孩子前方的一侧,在孩子面部的另一侧产生阴影;上升或者降低主光并将之移到被摄者的一侧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主光仅照亮面部高光部位。第2页共13页当运用散射光源的时候,就像StacyBratton在这两幅照片里用的那种巨型柔光箱,只要转动脑袋就可以看出顺光和侧光的区分在这两个例子里,头戴可笑钩编帽的宝宝脸部有更多的阴影,因而是侧光而大一点的女孩那张,面部完全转过来高光部位更多更显著,这是顺光。假如Stacy让她的被摄者向相机方向侧一点面孔,就成了侧光。羽化光效果羽化光效某指的是利用光源的边缘部分,而非中心高亮的光。假如你将光源干脆指向被摄体,闪光灯的造型光可能误导你认为布光平均,而实际你将发觉中心区其实很亮并形成一个发散状的高亮区域。第3页共13页羽化光效果则能帮助你均衡照耀在被摄体的光线,让你利用光源边缘的光,不用中心的高亮光这个可以通过把光打远、打偏或打高,而不直射在被摄体因为这样你才运用的是边缘光。必需当心保持光源的光量不下降。这种时候手持闪光测光表特别有用,记得时时用测光表确认光线并试拍几张。DavidBentley用单一散射光源放在特别接近他的年轻被摄对象的位置,因此光线可以包袱住他背光那一面的脸,不须要运用补光。在反射的亮光中,你可以看到光源的形态,包括了多个闪光灯头。你还能看到摄影师运用了光源边际的羽化光,因而使光源像羽毛般绽开第4页共13页Bently是用光的大师并师从多位鼎鼎大名的肖像摄影大师。儿童摄影用光技巧关于主光的位置还有一些要牢记的要点:当光源位置高于或者大约平行与被摄者鼻子位置的时候,光源应当靠近头部,阴影将落在鼻子、下巴下方一些部位,还有眼窝;睫毛甚至会在眼睛上投下淡淡的阴影,这就须要一些辅光照亮这些阴影让眼睛重新闪闪发光。当你将光源放低一些拉远一些时,面孔明显“变得”丰满起来,在面孔的另外一边,也明显看到更多的阴影部位;大部分人像摄影师遵循一个通则:将主光摆放在相机/被摄者大约成30°到45°夹角、第5页共13页中等高度的地方。眼神光:眼神光是眼睛虹膜反射的细小的(纯白)反光,让眼睛看起来生动有神;没有眼神光的话,被摄者看起来就显得茫然呆滞。你拍出的眼神光会与你用的主光形态一样-假如用柔光箱,眼神光就是方形;假如用的是带栅格的灯,眼神光就呈现长条状或者矩形,诸如此类。假如你用了其次盏灯或者反光板给眼睛加光,那么它们都将反映在眼睛里,这“其次眼神光”可以在拍摄后处理得更自然一些。适用儿童的光比:你会常常看到儿童摄影中几乎都用2:1到3.5:1这样中低比例的光比。第6页共13页2:1的光比,将是你采纳的最低光比。它将使面孔产生最少的立体感。2:1的光比意味着主光与辅光具有同徉的亮度(当主光光源产生的一个单位光量照亮面孔的高光部位时,辅光光源产生的一个单位光量也落在面部的阴影部分。和高光部分—1+1=2:1)。这是一张BrainShindle拍三姐妹的杰作,用了一只放在相机左侧的大柔光箱,相机右侧还放了块白色大反光板,上方用了只散射的发型光灯。Brain移动了其次组制造眼神光的灯光位置,让方形的眼神光变成了圆形,让画面更有一种传统经典的感觉。当主光亮度比辅光高一档时,光比为3:1(辅光产生的一个单位第7页共13页光量照亮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