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都江堰段灾后恢复重建工程一、制定依据为仔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交通部《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和《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等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工程项目实际,制订本预案。二、指导思想遵循以人为本,坚持以防为主、防救结合的方针,本着对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制定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积极应对发生的洪水和出现的重大险情。应急响应时做到责任明确、程序简捷、分工合理、反应敏捷,迅速排险和救援生产安全事故。三、目的雨季在发生洪水出现重大险情时,能快速、有序、高效地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进行救援及实行相应的紧急措施,控制事件扩大,排除险情,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降低突发事故造成的人员损害和财产损失,将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保障本项目施工顺利实施。四、适用范围及防汛期限本预案适用于本项目涉及到防洪抢险的所有员工、施工现场和员工生活区域。防汛期限:2024年3月35日开始;2024年5月31日结束。五、工程概况映秀至都江堰段灾后恢复重建工程Ⅰ标段位于四川省汶川县境内,起于G213线烧火坪隧道映秀段,沿岷江右岸布线,途经阿坝铝厂、漩口新镇,止于白云顶隧道出口,全长11.717千米。工程位于岷江水系。地表河流主要为岷江、渔子溪。径流主要由降雨形成,其次是地下水和高山融雪补给,径流稳定充沛。岷江上游流域面积3.3万平方公里,干流长340公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里,落差3000米,多年平均流量469m3/s,最大月多年平均流量934m3/s,最小月多年平均流量135m3/s,渔子溪多年平均流量为19m/s3。工程区内年降雨量为1001.9mm~1264.7mm,最大降雨量为2434.8mm,夏季暴雨频繁、强度大、历时短、每年洪水多出现在6月~9月。区内冲沟较发育,沿岸分布有I-IV级阶梯,阶面平缓。本段桥梁多为跨越冲沟,但有渔子溪中桥跨越渔子溪河。汛期重点部位是渔子溪中桥以及高边坡等。六、防洪抢险组织机构及职责为加强防洪抢险应急救援和重大险情应急反应的组织领导工作,项目部成立防洪抢险应急反应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组织防洪抢险救援及重大险情应急反应工作。1、领导小组成员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组长:刘斌副组长:朱科朱晓波组员:杨勇、田继光、巩红泮、贺代山、曾亚春、周建军、张驰、李兴、王宏卫、周猛然、黄燕、万立、杨华文、谭安民。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办公室,由副组长负责日常工作,联系电话为0837-6336026(办公室座机)和13708395329、15283702267,联系人:朱科、朱晓波。2、领导小组职责(1)全面负责防汛抗灾的组织、筹划工作,负责领导、指挥本项目范围内防汛抗灾的各项活动,加强对防汛抗灾工作的讨论与部署。督促完善防汛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2)全面掌握汛情、灾情,重要信息要在第一时间进行通报,保证信息渠道畅通。掌握各项目部范围内防汛抗洪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作基本情况,了解汛情、水情并及时上报;及时督促各合同段处理各种防汛抗灾的安全隐患。(3)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做好施工现场的防汛和抢险工作。(4)督促积极筹集防汛抗灾物资,强化管理,始终保持良好备战状态。(5)部署和指挥实施防汛救灾行动。洪涝灾害发生后,须实行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投入防汛抗灾工作,千方百计的避开作业人员的人身伤亡事故发生,千方百计地保护国家和个人财产免受重大损失,把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6)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督促各合同段迅速恢复施工生产,全面保证和促进施工生产和社会稳定。七、防洪抢险应急措施1、项目部通过天气预报和与地方气象部门联系,在第一时间掌握雨情、汛情,做到预防为主。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项目部必须在雨季前准备好防洪抗汛的资金、设备、机械、物资、人力、工具等。3、对原有沟渠进行一次清理,并在路堤坡脚两侧挖设临时排水沟。项目部组织专项检查,督促落实,确保雨季沟、渠、河排水畅通。4、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做好值班记录,做好汇报工作和与各防汛点联系。预见险情,即时撤离受安全威胁人员、设备、设施。5、出现局部区域发生洪汛,现场发现人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