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北京市顺义区档案馆于1997年被顺义区委宣传部批准命名为“顺义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被顺义区精神文明办、共青团、教委联合批准命名为“顺义区青少年德育基地”。2008年2月被命名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北京市顺义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广大市民、青少年爱国热情,做新时期“四有”公民为目的,坚持重在建设、对外开放和突出时代特征的原则,不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理论建设、制度建设和基地环境建设,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基础性工程来抓,使基地全面建设逐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一、规范基地运作,健全管理制度走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断发展的保证,为此,基地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加强基地管理,先后制定了“顺义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制度”“基地档案归档制度等八项制度和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准则,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通过严格落实制度,自觉履行职责,使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基地运作渐入正轨。一是加强基地的队伍建设。注意对筹展、讲解等人员进行多方面的培训教育,使其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素质。二是广开思路,动员发展社会力量参与基地建设,一方面争取政府更大的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基地自身立足现有条件,把活动搞好、搞活,赢得了社会认可,获得区委、区政府和社会各界最大的支持。区委书记夏占义、区长张延昆、副区长杨培丽、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志远等区领导多次到基地视察工作,并为基地解决实际困难,2006年至2007年,区委、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为基地办展和改善基地基础设施投入近45万元。为基地充分发挥职能提供了有力支持。三是继续加强基地的环境建设。有了好的展览,再加上过硬的硬件设施,群众才想来,愿意来。四是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面对节假日的增加,旅游业的兴旺,社会和家庭对青少年教育的重视,作为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档案馆,紧抓机遇,首先,要有牢固的观众意识一切想着观众、为了观众。其次,着力推出高品位的展览和富有吸引力的活动。再次,村立强烈的自我宣传意识,千方百计扬己所长,吸引观众。五是继续坚持基地长年免费对外开放,使基地成为市民、群众、青少年接受区情、社情教育和假日休闲的好去处。二、整合教育资源,突显爱国情怀为更好的发挥基地的作用,近年来,基地采取多种手段和形式,挖掘档案资源,加强档案征集,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空间,以“爱祖国,爱社会主义”为主旨对广大市民和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先后举办了《顺义“十五”辉煌成就展》、《顺义区教育发展成果展》、《第29届奥运会奥林匹克中标方案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展》和《奥运北京魅力顺义》等22个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展览,累计接待参观人数340000人次(其中中小学生71000多人)。(一)贴近主题,突出爱国情感教育。基地把对未成年人教育作为重点,利用档案馆特色,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连续6年举办夏令营活动,组织青少年学生免费参观基地7500多人次。请老同志讲述顺义抗日斗争故事,开展档案在我身边知识讲座和“档案在我身边”征文活动,增强了青少年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2007年,是筹备奥运会决战之年,基地紧紧抓住筹备奥运、举办赛事的重要机遇,通过举办《奥运北京,魅力顺义》大型主题展览,展示了顺义区申办、争办奥运水上项目的艰难历程,具体展现了筹办奥运给顺义政治、经济、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展览通过“进学校、进部队、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活动,累计接待群众15.7万人次,成为顺义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长宣传规模最大、参观人数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一次展览。达到宣传教育群众、凝聚各方力量、办好奥运赛事的宣传作用。(二)贴近现实,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几年来,基地先后与多家单位举办了“我与奥运同行,人人都是环境”民族精神教育,为中华崛起而努力读书等主题教育活动。激发了青少年学生珍惜好时光,勤奋学习的热情。2006年,结合在全区开展的“八荣八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