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防控课件•手足口病概述目•手足口病预防措施录01CATALOGUE手足口病概述定义及症状手足口病定义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儿童。症状患者在潜伏期后通常会表现出发热、口腔疼痛和口腔溃疡、食欲不振等症状。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为在口腔、手心、足底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消化道传播感染者的咽部分泌物、唾液、疱疹液、粪便等均可携带病毒,健康儿童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玩具、毛巾、餐具等物品而感染。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可产生带有病毒的飞沫,健康儿童若近距离与其接触,可能会吸入这些飞沫而感染。病毒可存在于感染者的粪便中,健康儿童若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可感染病毒。易感人群手足口病主要易感人易感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因此容易感染手足口病。群为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成人也可感染肠道病毒,但通常症状较轻或无症状。02CATALOGUE手足口病预防措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用肥皂/洗手液搓洗至少20秒,尤其在处理食物、粪便和呕吐物后。保持衣物和玩具的清洁定期清洗和消毒衣物、床单、被套和玩具等。避免亲密接触避免与生病的孩子或成年人有亲密接触,如拥抱、亲吻等。饮食卫生保持餐具清洁每次用餐后,清洗和消毒餐具,特避免生食别是在处理生食和熟食餐具前。避免生食和未煮熟透的食品,尤其是肉类和蛋类。避免共享食物不要与他人共享食物和饮料,尤其是与病人共享。环境卫生010203保持室内通风清理粪便和呕吐物避免前往拥挤场所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一旦发现孩子有腹泻或呕吐,应立即清理,并用消毒剂消毒接触区域。尽量避免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疫情高发区域。医疗预防措施接种疫苗及时就医避免接触病人根据当地卫生部门的建议,为孩子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如果孩子出现类似手足口病的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孩子的接触史和旅游史。如果知道有人生病,应尽量避免与其接触,特别是近距离接触。03CATALOGUE手足口病的治疗和管理轻症治疗隔离口腔护理将患儿隔离在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安静舒适的环境中,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免传染。保持患儿口腔清洁,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以减轻疼痛和预防口腔感染。饮食皮肤护理给予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勤换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衣物,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沐浴露和护肤品。重症治疗及管理01020304住院治疗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心理支持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应住院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根据患儿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退热、镇静、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等,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给予患儿及家长心理支持,缓解紧张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并发症处理神经系统并发症如患儿出现高热、头痛、呕吐、精神萎靡等神经系统症状,需及时检查确诊是否并发脑膜炎、脑炎等病症,并按病情轻重给予相应处理。呼吸系统并发症如患儿出现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应考虑并发肺炎的可能性,需及时进行肺部听诊和X光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按病情轻重给予相应处理。04CATALOGUE手足口病的社会防控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知123通过各种媒体、宣传资料、讲座等形式,向公众普及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传播正确的预防措施和治疗理念。提高个人卫生习惯强调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接触患者或疑似患者等措施,以减少病毒的传播。强化家庭和托幼机构卫生管理指导家庭和托幼机构做好日常清洁卫生、通风换气等工作,防止病毒的传播和扩散。疫情监测与报告建立健全疫情监测系统010203通过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等渠道,及时发现和报告手足口病病例,以及对疫情趋势的监测和分析。加强疫情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疑似和确诊病例进行及时、准确的报告,以及对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提高疫情报告的敏感性和反应速度对疫情变化及时做出反应,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的扩散和传播。疫苗接种与药物预防疫苗接种策略根据疫苗供应情况和疫情形势,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策略,包括接种对象、接种时间和接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