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诊疗指南护理课件目录•手足口病概述•手足口病临床表现•手足口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手足口病治疗与护理•手足口病预防与控制•手足口病典型病例分享手足口病概述定义与特点定义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和发热。特点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具有自限性,多数患者可在1周内痊愈,但少数病例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病因与病理病因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引起。病理病毒感染导致皮肤和黏膜的炎症反应,引发皮疹、溃疡等症状。同时,病毒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身体虚弱,容易感染其他疾病。流行病学特征01020304传染源传播途径流行季节易感人群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接触传播。四季均可发病,但春秋季更容5岁以下的儿童为主要易感人源。易流行。群,但成人也有可能感染。手足口病临床表现症状表现发热手足口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一般在38℃左右,可持续数天。皮疹头痛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症状。患者的手、足、口等部位会出现丘疹、疱疹,这些皮疹通常会呈红色,周围有红晕,并伴有瘙痒感。咳嗽口腔溃疡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症状,多为干咳。患者口腔内可能会出现疼痛的溃疡,影响进食。体征表现皮疹口腔溃疡淋巴结肿大肺部听诊在手足、口等部位出现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肺部听诊可能出现异常。口腔内出现疼痛的溃疡。丘疹、疱疹,周围有红晕。并发症心疾病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脏疾病,如脑炎心肌炎等。手足口病病毒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脑部感染,引发脑炎。肺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肺炎症状,如咳嗽、气促等。手足口病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标准010203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发病前2-3周内有手足口病接触史或去过人群密集场所。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丘疹、疱疹,可伴有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粪便病毒分离培养阳性。鉴别诊断水痘疱疹性咽峡炎风疹水痘的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集中在躯干和头面部,口腔黏膜较少受累。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主要出现在咽部和软腭,手、足部无皮疹。风疹的皮疹也呈向心性分布,但伴有淋巴结肿大和关节疼痛等症状。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血清学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检测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结果提示近期感染。病毒分离培养采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阳性结果可确诊。手足口病治疗与护理治疗原则与方法隔离对症治疗将患儿隔离在空气流通、温度根据患儿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退烧、止痛、镇静等,以缓解患儿不适。适宜的环境中,避免交叉感染。抗病毒治疗支持治疗在发病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干扰素等,以缩短病程和减轻病情。保持患儿充足的营养和水分摄入,增强免疫力。一般护理措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保持患儿口腔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漱口,以预防口腔感染。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患处,以防继发感染。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给予患儿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以促进新陈代谢。关注患儿情绪变化,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特殊护理措施高热护理呼吸护理心率与血压监测监测患儿体温,如出现高热可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措施。观察患儿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呼吸困难应及时处理。对病情较重的患儿进行心率和血压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手足口病预防与控制预防措施保持个人卫生保持环境卫生勤洗手、勤洗澡,避免用脏手触摸口定期清洁和消毒生活环境,特别是儿童经常接触的玩具、餐具、桌椅等物品。鼻眼等部位。避免接触患者接种疫苗如发现周围有手足口病患者,应尽量避免与其接触,特别是儿童。根据当地卫生部门的建议,及时为儿童接种手足口病疫苗。控制策略及时隔离加强监测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将其隔离,并对其生活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对易感人群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病例并采取相应措施。规范治疗疫情上报按照诊疗指南规范治疗,特别是对于重症病例,应尽早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按照相关规定及时上报疫情,以便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