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一局西平铁路第二项目部地基处理(砂卵石换填)专项施工方案一、目的明确地基处理范围内砂卵石换填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相应的工艺标准及检测方法,规范砂卵石换填的施工作业,保证地基处理的质量。二、编制依据《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路基工点设计图》《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路基设计通用图》三、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管段DK178+630~DK178+950、DK199+106~DK199+200,该段属于浅层软弱土和不均匀地基,路基基底采用砂卵石换填进行基底处理,处理范围根据西平施路01-16的换填要求和断面尺寸进行处理(见附图)。四、材质要求换填材料采用卵石土,要求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超过全重的50%,且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级配应良好,不含织物残体,垃圾等杂质.五、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1、施工放样为保证换填路堤断面几何尺寸准确性,直线段边桩设置间距20m,曲线段边桩设置间距10m.,并用红油漆标明里程桩号,并测出纵断面高程及横断面高程。为保证地基有足够的压实度,每层填料摊铺到基坑边缘无法用机械压实的时候,采用小型压路机或人工处理压实,并用白灰撒成两条明显的填筑边线。2、施工工艺与流程路基位于浅层软弱土、填土或不均匀地基上时,设计采用挖除换填砂卵石土进行地基处理。首先对换填的范围和深度进行核实.再测设路基中线桩、边线桩,用白灰作明显的轮廓线标志,并且按实测中桩及边桩的数据绘制施工图交现场指挥人员,按图施工。其次,疏干地表水,清除树根、杂草。最后根据试验结论,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换填料取料地点。按施工时测量放出的边桩范围,用机械将浅层软土换填区域挖除,为了避免开挖时对坑底土层的扰动,保留有20cm厚的土层不挖去,待换填前再人工清理,如底部起伏较大,应挖成阶梯搭接,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排水通畅(基底做成不小于4%的横坡),并且保证底部的开挖宽度不得小于路堤宽度加放坡宽度。基坑开挖后,经测量绘制实际开挖图,在基坑中作好换填宽度和高度标志,填写程检表,报请监理工程师签认。根据换填部分所处的路基部位,按照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换填施工.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砂卵石分层填筑碾压并达到相应的压实标准。换填验收合格后,及时进行上部路基的施工.砂卵石换填按“四区段、八流程"作业方式作业。碾压遵循先低后高的原则,从两侧向中间,纵向进退式进行(先两侧后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2遍后再进行震动碾压的操作方式),碾压时各区段交接处应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压实不小于0.4m,横向同层接头处重叠压实不小于1m,上下两层接头处应错开不小于3m。具体工艺流程详见下图。①.填土、摊铺、平整进行碾压前对填筑层的分层厚度和大致平整程度进行检查,确认层厚和平整度符合要求方后再进行碾压。填料应分层填筑,且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总厚度32cm.换填区段按照网格化布料,用推土机摊铺、整平,使填层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以保证压路机碾压轮表面能基本均匀接触层面进行压实,达到最佳碾压效果。②.碾压碾压时由路基两侧开始向中心纵向碾压,按照初压、复压、终压三步骤进行。初压宜低速,复压宜中速、终压应快速。在碾压4遍后开始检测,其地基系数K30≥120MPa/m,空隙率n≤32.含水量适宜的填料应及时碾压,防止松散填料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导致含水量损失难以压实。含水量不适宜的填料应进行调整处理后方可碾压。碾压程序:低速静压一遍(速度1.2Km/h)→中速振压(速度2。1Km/h—2.6Km/h,振压3遍)→检测压实度→中速振压1遍(速度2。5Km/h—3。5Km/h)→检测压实度→中速振压1遍(速度2.5Km/h—3。5Km/h)→检测压实度。碾压遵循先低后高的原则,从两侧向中间,纵向进退式进行,碾压时相邻两次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换填顶面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平整度、横坡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检验方法水准仪测1顶面高程±50mm每100m等间距检查3点2中线至边缘距离±50mm每100m等间距检查3点尺量3宽度不小于设计值±0.5%填土50mm,每100m等间距检查3点尺量4横坡每100m等间距检查3个断面尺量5平整度填石100mm每100m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