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二课时【导语】《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教案。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以下内容是专门为老师整理的相关教案,希望帮助到您。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三个方面描写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的。【语文要素】3.用自己的话把西沙群岛的美丽风景或丰富物产介绍给别人。[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发现第5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掌握文中的写作手法,尝试运用到习作中。[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积累本第1页共11页课重点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三个方面来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重点)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课件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让学生说说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2.师:(出示图片)看,多么迷人的画面,美丽的小岛,迷人的风光,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这到底是什么地方?3.学生借助地图找到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教师揭示课题并板书。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你想了解西沙群岛的哪些方面?(1)明确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注自然段序号,边读边想刚才提出的问题,用笔在课文中标注出来。(2)学生自由读课文。2.检查自读情况。(1)检查生字新词。(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3.教师指导书写,着重指导“贵”与“虫”的区别;“挺”字最右部件“壬”与“王”的区别。三、理清脉络,整体感知1.指名分段朗读,说说西沙群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风景第2页共11页优美、物产丰富)2.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1)指名朗读。(2)第1自然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用双横线标出,注明“中心句”)师过渡:会读书的人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3.课文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找出相对应的自然段,明确:海水、海底、海岛)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发现第5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重点)2.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难点)一、复习导入1.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哪位同学能说一说西沙群岛有什么特点呢?(美丽富饶)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展现它的美丽富饶的呢?二、细读课文,感悟语言1.学习第2自然段。(1)让学生自由举手朗读,想想这里的海水与平时见到的海水有什么不同。文中是用什么词来形容的?(五光十色、瑰丽无比)(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意思。第3页共11页(3)课件出示,感受海水的美,你能把海水的美读出来吗?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4)海水为什么这么美?借助简笔画帮助学生了解:海底的地形特点导致了海水的异常美丽。2.学习第3自然段。(1)默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圈出来。(海底生物)(2)出示各种珊瑚图片,感受它的多姿多彩、鲜艳夺目,读出它的美。语言训练:展开想象,珊瑚还会像什么?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说句子。(如珊瑚有的像蘑菇,有的像云朵,有的像树枝,还有的像蜂窝,真是千姿百态!)(3)出示图片,教师简介海参、大龙虾。(4)师:海里的物产真是丰富,你喜欢哪种动物,读出相应的句子,请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读出来,感受这里物产丰富的特点。3.学习第4自然段。(1)师:海底真是个大宝库,数量最多的还要数什么呀?(鱼)(2)师:谁喜欢海底的鱼?请你读第4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3)(课件展示各种鱼)师:它们和你想象的一样吗?(体会鱼的美,指导朗读“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句子)第4页共11页(4)为什么人们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真的“一半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