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物理 两类动力学问题 超重和失重练习 VIP免费

高考物理 两类动力学问题 超重和失重练习 _第1页
1/3
高考物理 两类动力学问题 超重和失重练习 _第2页
2/3
高考物理 两类动力学问题 超重和失重练习 _第3页
3/3
2011年高考物理两类动力学问题超重和失重练习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6分,漏选的得3分,错选的得0分)1.“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图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是人静止地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人在从P点落下时到最低点c的过程中()A.人在Pa段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B.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C.在bc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D.在c点,人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为零【解析】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就可以判断出人在Pa段只受重力作用,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选项A正确.在ab段绳的拉力是逐渐增大的,但仍然小于人的重力,人有向下的加速度,人处于失重状态,故选项B正确.由于b点是重力与拉力相等的点,故在bc段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具有向上的加速度,人处于超重状态,故选项C错误.在c点人的速度为零,但人在该点时,弹性绳具有最大的拉力,其加速度最大,故选项D是错误的.【答案】AB2.(2009·临沂模拟)雨点从高空由静止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雨点下落的速度成正比,图中能正确反映雨点下落运动情景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解析】选下落的雨点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它受重力mg和空气阻力F阻=kv,随速度增大,阻力F阻逐渐增大.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阻=ma,可知雨点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故①③图象正确,④图象错误.②图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过程,显然和实际过程相违背,因而②图象错误,正确选项为D.【答案】D3.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挂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当弹簧测力计以2m/s2的加速度沿竖直方向加速上升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取10m/s2)()A.6NB.8NC.10ND.12N【解析】以向上为正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即F=m(g+a)=12N.【答案】D4.(2010·东北师大一模)如图甲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三角硬杆,杆的端点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关于小车的运动说法中正确的是(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由F1至F4变化)()A.小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B.小车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变加速运动C.小车的加速度越来越大D.小车的加速度越来越小【解析】以小球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重力与F1至F4的平行四边形即可知二者在水平方向上的合力越来越大,即小车的和小球整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大.【答案】C5.(2009·黄冈模拟)如图所示,在托盘测力计的托盘内固定一个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现将一个重4N的物体放在斜面上.让它自由滑下,那么测力计因4N的物体的存在,而增加的读数是()A.4NB.2NC.0ND.3N【解析】重4N的物体因有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分量,而要出现失重现象,相比其重力4N减少了ma⊥,又因a⊥=gsin30°·sin30°,所以ma⊥=mgsin230°=mg=1N.故增加的读数应为3N.【答案】D6.(2009·山东)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甲所示,据此判断图乙(F表示物体所受合力,x表示物体的位移)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1()【解析】从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中可以看出物体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2s后,继续向前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速度减为零,从对称性可以得出加速和减速过程加速度的大小不变,所以加速和减速过程合外力的大小不变,方向相反,接着物体做反向的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直至速度减为零,从图中的对称性可知8s时物体返回原处,返回的过程所受力的大小仍不变,所以答案为B.【答案】B7.(2009·石家庄质检)质量为1kgF,使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了9s,若要使物体在9s内发生的位移最大,则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应为()【解析】考查牛顿运动定律.由题意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μmg=2N,由题中所给选项F-t图象可画出对应的v-t图象,v-t图象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即可得出D中位移最大,故选D.【答案】D8.(2009·北京海淀区检测)压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某同学利用电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电梯运动状态的装置,其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将压敏电阻平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物理 两类动力学问题 超重和失重练习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