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GB50011-2001局部修订局部修订《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GB50223-200850223-2008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潘国雄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潘国雄20082008年年1010月月修订依据修订依据原规范在使用过程中各地各单位反馈的意原规范在使用过程中各地各单位反馈的意见及建议见及建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中国地震局汶川地震灾区地震动参数第中国地震局汶川地震灾区地震动参数第11号修改单号修改单汶川地震震害调查报告汶川地震震害调查报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GB50011-2001((0808局部修订)主要修订内容局部修订)主要修订内容条文修改共条文修改共2929条。条。设防烈度变更: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共设防烈度变更: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共33条。条。材料性能:按产品标准修改,共材料性能:按产品标准修改,共22条(含强制性条文条(含强制性条文11条)。条)。原有非强条改为强条:原有非强条改为强条:1515条,其中:条,其中:66条:文字调整,涉及设防分类和建筑方案设计;条:文字调整,涉及设防分类和建筑方案设计;11条:删去关于隔震、减震适用范围限制的规定;条:删去关于隔震、减震适用范围限制的规定;88条:结构构件基本要求、预制装配式楼盖、山区场地、条:结构构件基本要求、预制装配式楼盖、山区场地、非结构构件、楼梯间、施工专门要求。非结构构件、楼梯间、施工专门要求。其他其他99条:涉及坡地、单跨框架、预制板应用、土木石条:涉及坡地、单跨框架、预制板应用、土木石民居构造措施,以及楼梯参与整体计算等。民居构造措施,以及楼梯参与整体计算等。一、关于山区建筑抗震设计的专门要求一、关于山区建筑抗震设计的专门要求强制性条文强制性条文3.3.13.3.1条的文字适当调整,强调:条的文字适当调整,强调:““对于危险地段,对于危险地段,严禁严禁建造甲、乙类的建筑,建造甲、乙类的建筑,不不应应建造丙类建筑建造丙类建筑”。有关危险地段的划分,见规”。有关危险地段的划分,见规范范4.1.14.1.1条,即“条,即“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部位表错位的部位”。”。将将4.1.84.1.8条提升为强制性条文,要求:“条提升为强制性条文,要求:“建造于建造于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和强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和强风化岩石的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的风化岩石的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的建筑结构,建筑结构,地震作用应乘以增大系数地震作用应乘以增大系数1.1~1.61.1~1.6””。。(增大系数的计算参见条文说明)(增大系数的计算参见条文说明)新增新增3.3.53.3.5条:山区建筑场地和地基基础设计应条:山区建筑场地和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符合下列要求:11山区建筑场地应根据地质、地形条件和使用要山区建筑场地应根据地质、地形条件和使用要求,因地制宜设置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边坡工程;求,因地制宜设置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边坡工程;边坡应避免深挖高填,坡高大且稳定性差的边坡边坡应避免深挖高填,坡高大且稳定性差的边坡应采用后仰放坡或分阶放坡。应采用后仰放坡或分阶放坡。22建筑基础与土质、强风化岩质边坡的边缘应留建筑基础与土质、强风化岩质边坡的边缘应留有足够的距离,其值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的高低有足够的距离,其值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的高低确定,并采取措施避免地震时地基基础破坏。确定,并采取措施避免地震时地基基础破坏。要求山区建筑的地基基础,应注意设置要求山区建筑的地基基础,应注意设置符合抗震要求的边坡工程,并避开土质和强风化符合抗震要求的边坡工程,并避开土质和强风化岩石边坡的边缘(具体内容详见讲义)。岩石边坡的边缘(具体内容详见讲义)。二、关于抗震建筑结构体系的改进二、关于抗震建筑结构体系的改进(一)本次修订进一步强调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