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鸡脱温及保育阶段的技术要点一、育雏的准备1、育雏室准备一是能很方便的在持续加温1天后任意30分钟内调控室内鸡背高处的温度35°C,否则极易造成鸡苗的挤堆致死,做到这一点可以使用地面或地下煤道,也可以使用带排气烟桶的煤炉,条件允许时也可用电加热;二是能人为地调节通风换气,而不是房舍内有孔、洞、缝造成的贼风侵入性通风,这项工作做得好,可以在夏天帮助防暑降温,并减少贼风侵袭造成鸡群发病;三是方便饲料入舍、粪便出舍和鸡苗扩群,这项工作关系到减少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强度。地面养殖时还要求地面不潮湿。2、育雏设备育雏前要准备好保温设备、饲槽、饮水器、水桶、料桶、温湿度计、扫帚、清粪工具、消毒用具;另外根据实际情况添置需要的用具。若是笼养育雏,还要准备专用的育雏笼。针对农村土鸡养殖,育雏笼也可就地取材自制,便于雏鸡采食、饮水和饲养人员管理操作即可。3、清洗及消毒雏鸡入舍前,鸡舍应空置2周以上,在进雏前一周,对育雏鸡舍墙壁、地面、饲养设备以及鸡舍周围彻底冲洗,鸡舍充分干燥后,采用两种以上的消毒剂交替进行3次以上的喷洒消毒。关闭所有门窗、通风孔,对育雏鸡舍升温,温度达到25C以上时,每立方米用高锰酸钾14克,福尔马林28毫升,对鸡舍和用具进行薰蒸消毒,先放高锰酸钾在舍内瓷器中,后加入福尔马林,使其产生烟雾状甲醛气体,熏蒸2小时〜4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4、温度与饲料进雏前2天进行预先升温,舍内温度应升至33°C〜35°C。准备足够的喂料盘或喂料用塑料布、饮水器。根据育雏数量,备好雏鸡专用全价饲料和必需药品等。二、育雏技术1、饮水⑴雏鸡应先饮水后开食,雏鸡进入育雏舍后应尽快给予饮水,初饮水中可加适量的复合维生素,水温保持与室温保持一致。⑵必须有足够的饮水空间,饮水器按照每只鸡3厘米水位配置,饮水要清洁卫生、新鲜,饮水器要经常清洗消毒,防止粪便污染。⑶在饲养期内的各个阶段,使饮水器尽量均匀分布在鸡活动的范围内。饮水器的高度与鸡背同高为宜,饮水器的高度要随雏鸡日龄增长及时调整。2、喂料⑴雏鸡开食时间在入舍饮水后2小时至3小时进行。开食的饲料要求新鲜,颗粒大小适中,易于啄食,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建议采用正规厂家提供的全价雏鸡料,也可用碎玉米、小米、碎大米、碎小麦等。雏鸡料放在铝制或木制的小料盘内,使其自由采食,为了使雏鸡容易见到饲料,可适当增加室内的照明。⑵第1周每天饲喂6次以上,第2周每天饲喂4次〜6次,3周龄后,喂料要有计划,要让鸡将食槽的料吃完了后再喂料。出壳后第4天在饲料中拌些切碎的青菜或嫩草叶,约占饲料总量的1%左右,以后逐渐加大至20%-30%。⑶要让鸡有足够的采食空间以满足其需要。在开始的3周内,应让鸡在任何时间都能得到饲料。⑷每次加料以料盘的1/4高度为宜,注意随时清理料盘中的粪便和垫料,以免影响鸡的采食及健康。3、温度1日龄〜3日龄育雏舍温度33°C〜35°C,以后逐周降低,到6周龄温度降至18°C〜21°C或与室外温度一致;夜间气温低,应使舍内温度保持与日间一致。育雏期的适宜温度见表2:表1雏鸡各阶段的适宜温度阶段1〜3日龄2周龄3周龄4周龄5周龄6周龄适宜温35〜30〜28〜26〜24〜21〜度33°C28°C26°C24°C21°C18C4、湿度虽然相对湿度不像温度那样要求严格,但在极端情况下或与其它因素共同发生作用时,可能对雏鸡造成较大危害。0〜7日龄,相对湿度65%〜70%;8日龄〜10日龄为60%〜65%;15日龄〜28日龄为55%〜60%;28日龄后稳定在55%左右。我省一般是高湿天气,如偶遇湿度过低,可适当喷水增加空气湿度。5、密度育雏期饲养密度主要依据周龄和饲养方式而定。笼养:1日龄〜3周龄密度30只〜50只/平方米,4周龄〜6周龄15只〜25只/平方米。平养:1日龄〜3周龄密度20只〜35只/平方米,4周龄〜6周龄10只〜20只/平方米。6、光照密闭鸡舍1日龄〜3日龄24小时光照,以后每天为23小时〜20小时,避免在突然停电情况下,雏鸡惊群。光照强度不可过大,否则会引起啄癖。开放式鸡舍白天应采取限制部分自然光照,这可通过遮盖部分窗户来达到此目的。随着鸡的日龄增大,光照强度则由强变弱。1周龄〜2周龄时,每平方米应有2.4瓦〜3.2瓦的光照度(灯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