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简介2010年5月第一讲GSM的发展历史1.1GSM系统历史背景1.2GSM系统技术规范目录1.1GSM系统历史背景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是由欧洲主要电信运营者和制造厂家组成的标准化委员会设计出来的,它是在蜂窝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成。1.1GSM系统历史背景1979年美国在芝加哥开通了第一个AMPS(先进的移动电话业务)模拟蜂窝系统,而北欧也于1981年9月在瑞典开通了NMT(Nordic移动电话)系统,接着欧洲先后在英国开通TACS系统,德国开通C-450系统等。模拟系统的缺点1.各系统间没有公共接口;2.很难开展数据承载业务;3.频谱利用率低无法适应大容量的需求;4.安全保密性差,易被窃听,易做“假机”。1982年北欧国家向CEPT(欧洲邮电行政大)提交了一份建议书,要求制定900MHz频段的公共欧洲电信业务规范。在这次大会上就成立了一个在欧洲电信标准学会(ETSI)“技术委员会下的移动特别小组(GroupSpecialMobile“)简称GSM”,来制定有关的标准和建议书。1986年在巴黎,该小组对欧洲各国及各公司经大量研究和实验后所提出的8个建议系统进行了现场实验。1987年5月GSM成员国就数字系统采用窄带时分多址TDMA、规则脉冲激励线性预测RPE一LTP话音编码和高斯滤波最小移频键控GMSK调制方式达成一致意见。同年,欧洲17个国家的运营者和管理者签署了谅解备忘录(MoU),相互达成履行规范的协议。与此同时还成立了MoU组织,致力于GSM标准的发展。1990年完成了GSM900的规范,共产生大约130项的全面建议书,不同建议书经分组而成为一套12系列。1991年在欧洲开通了第一个系统,同时MoU组织为该系统设计和注册了市场商标,将GSM“更名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1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从此移动通信跨入了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1.2GSM系统技术规范目录GSM系统技术规范共分12章:01概述02业务方面03网路方面04MS-BS接口与协议05无线路径上的物理层06话音编码规范1.2GSM系统技术规范目录07MS的终端适配器08BS-MSC接口09网路互通10业务互通11设备和型号认可规范12操作和维护第二讲GSM通信系统2.1系统的组成2.2交换网路子系统(NSS)2.3无线基站子系统(BBS)2.4移动台2.1系统的组成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由交换网路子系统(NSS)、无线基站子系统(BSS)和移动台(MS)三大部分组成。GSM系统框图2.2交换网路子系统(NSS)交换网路子系统(NSS)主要完成交换功能和客户数据与移动性管理、安全性管理所需的数据库功能。NSS由一系列功能实体所构成。MSC移动交换中心MSC是对位于它所覆盖区域中的移动台进行控制和完成话路交换的功能实体,也是移动通信系统与其它公用通信网之间的接口。MSC移动交换中心MSC可以完成网路接口、公共信道信令系统和计费等功能,还可完成BSS、MSC之间的切换和辅助性的无线资源管理、移动性管理等。另外,为了建立至移动台的呼叫路由,每个MS、还应能完成入口MSC的功能,即查询位置信息的功能。VLR访问位置寄存器VLR是一个数据库,是存储MSC为了处理所管辖区域中MS(统称拜访客户)的来话、去话呼叫所需检索的信息,例如客户的号码,所处位置区域的识别,向客户提供的服务等参数。HLR归属位置寄存器HLR也是一个数据库,是存储管理部门用于移动客户管理的数据。每个移动客户都应在其归属位置寄存器(HLR)注册登记,它主要存储两类信息:一是有关客户的参数;二是有关客户目前所处位置的信息,以便建立至移动台的呼叫路由,例如MSC、VLR地址等。AUC鉴权中心AUC用于产生为确定移动客户的身份和对呼叫保密所需鉴权、加密的三参数(随机号码RAND,符合响应SRES,密钥Kc)的功能实体。EIR设备识别寄存器EIR也是一个数据库,存储有关移动台设备参数。主要完成对移动设备的识别、监视、闭锁等功能,以防止非法移动台的使用。2.3无线基站子系统(BSS)BSS系统是在一定的无线覆盖区中由MSC控制,与MS进行通信的系统设备,它主要负责完成无线发送接收和无线资源管理等功能。功能实体可分为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台(BTS)。基站控制器(BSC)BSC:具有对一个或多个BTS进行控制的功能,它主要负责无线网路资源的管理、小区配置数据管理、功率控制、定位和切换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