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肝肾综合征的治疗VIP免费

肝肾综合征的治疗_第1页
1/8
肝肾综合征的治疗_第2页
2/8
肝肾综合征的治疗_第3页
3/8
肝肾综合征的治疗肝肾综合征(HRS)是终末期肝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即使内科综合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多不确切,其一旦发生病死率极高。在肝肾综合征的防治中,任何有损肝肾功能的因素应及时发现、纠正或避免;因吐泻、出血或任何其他可以减少有效血容量的因素所引起的血容量不足也必须迅速纠正;对全身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可能有害的药物,应尽可能避免应用或必要应用时应慎重权衡利弊;大多数严重肝病患者多有循环充盈不足,反复补充白蛋白制剂或新鲜血浆是纠正血容量不足的有效选择。因HRS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故治疗缺乏方向性。对于HRS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是活体肝移植或肝肾联合移植,但因费用昂贵切供体来源有限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肝衰竭及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发生HRS后多数在临床诊断1个月内死亡,因此积极治疗原发病、祛除诱发因素、改善肾功能,对于延缓病情和延长患者生存期,争取肝移植仍是目前治疗的重点。HRS的治疗包括HRS的预防或基础治疗、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主要是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将由徐小元教授另文讨论,本文重点讨论HRS的预防及非药物治疗。一、肝肾综合征的预防1.预防和控制细菌感染肝衰竭、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容易发生各部位、各种病原体的感染,早期识别与及时有效的治疗细菌感染有助于减少和阻止炎症因子释放,防止患者血流动力学紊乱,起到预防HRS发生的作用。研究发现,HRS的诱发因素包括感染占48%、胃肠出血占33%、过度腹腔穿刺放液占27%。重型肝病包括肝衰竭及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最常并发或继发的感染是腹腔(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与肺部感染,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50%可发生细菌感染。感染的病原菌则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约占60%-80%),而抗生素预防性治疗能提高大约10%-30%的生存率。有SBP病史的肝硬化患者在1年内有68%的机会再感染,尤其是腹水蛋白低于10g/L、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5%,肝功能损害严重者更易复发,这将导致33%的患者发生肾衰竭。因此,在肝衰竭、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尤其是有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和SBP病史的患者更应考虑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而对肝衰竭及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并发或继发细菌感染的早期识别、及时合理的抗感染治疗,可有效地预防HRS的发生。抗生素虽可以抗感染,但又可因细菌溶解而导致革兰阴性杆菌内毒素的释放,引起病情恶化。因此,选择杀菌效果好且内毒素释放量少、肾毒性小的抗生素是需要注意的问题而对于SBP的预防,AASLD推荐肝硬化合并下列情况者应预防性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①腹水蛋白低于10g/L;②既往曾有SBP病史者;③发生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2.预防和控制各部位出血肝衰竭及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均存在凝血机制障碍,且因部分患者常接受各种有创操作,易出现多部位出血;同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易出现胃肠道出血。出血后因血容量不足可导致患者循环系统脆弱的平衡被打破,进而诱发HRS的发生。因此,预防各种有创操作所致出血以及多部位的自发性出血尤其是上消化道出血是预防HRS发生的关键。肝衰竭及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常规应用抑酸剂包括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等抑制胃酸分泌,有创操作前输注凝血物质包括血小板、冷沉淀等预防出血都是预防和控制出血的要点。3.避免肾毒性药物的应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多粘菌素、非甾体抗炎药物、造影剂等均可导致肾功能异常,这些药物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引起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肾功能减退和水钠排泄障碍,在临床上应慎重使用。4.避免单纯大量放腹水对于大量腹水或顽固性腹水患者,需大量放腹水时应根据腹水释放量静脉补充人血白蛋白,每释放1升腹水则静脉输注8克人血白蛋白进行扩容。5.扩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肝衰竭及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外周血管阻力、有效血容量降低,可能发生潜在的低血容量性休克。临床上常见患者因体位性低血压而发生晕厥,此时肾血管灌注压已严重下降,再加之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很容易诱发HRS。有效血容量不足可能是HRS的始动因素。研究表明,虽然HRS周围循环潴留过多,但却存在有效动脉血容量不足。HRS患者输注新鲜血浆扩容后,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尿量、肌酐清除率及尿钠含量均明显增...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肝肾综合征的治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