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解读和应用新《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自2013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1.2、5.2.1、5.2.4、7.3.6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适用于新建住宅的卫生间、厨房、浴室、设有配水点的封闭阳台、独立水容器等室内防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提示:独立水容器——现场浇筑或工厂预制成型的、不以住宅主体结构或填充体作为部分或全部壁体的水容器。当户内泳池以及室内景观水池的池壁池底自成完整的刚性防水层,并独立于主体结构和建筑后砌围护墙隔墙的,方属于独立水容器范畴。一、强制性规范(与设计有关的部分)(一)第4.1.2条“住宅室内防水工程不得使用溶剂型防水涂料。”[提示]:主要指溶剂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不得在室内使用,原因是有污染挥发物及施工火灾隐患以及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建议室内防水工程尽可能采用普遍但性价比较高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和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JSⅡ型)。(二)第5.2.1条“卫生间、浴室的楼、地面应设置防水层,墙面、顶棚应设置防潮层,门口应有阻止积水外溢的措施。”[提示]:规范明确提出应进行防潮层设计和阻止积水外溢的措施。设计时一定要写明,不应漏项,防潮层做法具体要求见本文后面详述。阻止积水外溢的措施根据规范5.4.1条“楼、地面的防水层在门口处应水平延展,且向外延展的长度不应小于500mm,向两侧延展的宽度不应小于200mm”,见图5.4.1。(三)第5.2.4条“排水立管不应穿越下层住户的居室;当厨房设有地漏时,地漏的排水支管不应穿过楼板进入下层住户的居室。”[提示]:若下层为住户居室,上层必须采用同层排水措施,但需要注意楼面降板对下层住户户内净高的影响。二、与防水材料选用有关的条文内容(一)第4.1.1,4.1.3及第4.1.10条“住宅室内防水工程宜使用聚氨酯防水涂料、聚合物乳液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和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等水性或反应型防水涂料。”“对于住宅室内长期浸水的部位,不宜使用遇水产生溶胀的防水涂料”厚度要求如表4.1.10。[提示]:卫生间、厨房和设有配水点的封闭阳台尽量采用防水涂料,施工简便,涂料刷涂能有效覆盖各阴阳角部位、管道根部。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JS防水涂料),不应采用Ⅰ型产品,应采用Ⅱ型并在图中注明。(在长期浸水条件下,Ⅰ型产品由于聚合物乳液的比例较高,所以固化后的涂膜在长期浸水的条件下,聚合物会发生溶胀,从而降低涂膜的不透水性。)(二)第4.2.1条“住宅室内防水工程可选用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厚度要求如表4.2.6:[提示]:通常卷材更适用于长期受到渗水压力的环境下,比如独立水容器的泳池、水池等。(三)第4.3.1~4.3.4条规定了“防水砂浆应使用由专业生产厂家生产的商品砂浆,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商品砂浆》JG/T230的规定”厚度要求如表4.3.4。(四)第4.6.1~4.6.2条原文为“墙面、顶棚宜采用防水砂浆、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做防潮层;无地下室的地面可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聚合物乳液防水涂料、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和防水卷材做防潮层”。厚度见左表[提示]:墙面、顶棚的防潮宜优先选用防水砂浆或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需注意,当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时,应注明采用的施工工艺。三、与应用措施有关的条文内容(一)根据规范5.2.2~5.2.5条,厨房地面应设防水层,墙面宜设防潮层;厨房布置在无用水点房间的下层时,顶棚应设置防潮层。当厨房设分集水器、生活热水控制总阀门时,楼、地面宜就近设置地漏。当厨房设有地漏时,地漏的排水支管不应穿过楼板进入下层住户的居室。厨房布置在无用水点房间的下层时,顶棚应设置防潮层。厨房的排水立管支架和洗涤池不应直接安装在与卧室相邻的墙体上。[提示]:地漏应在提资料时向水专业明确。当设地漏时,厨房楼地面应低于相邻房间楼地面20mm或做挡水门槛,但涉及无障碍设计时,应按照15mm处理,并以斜坡过渡。不设地漏时,可不降板。(二)根据规范5.2.1、5.3.3、5.3.4条,卫生间、浴室地面应设防水层,门口应有阻止积水外溢的措施;墙面应设防水层;墙面、顶棚应设置防潮层。防水层高度宜距楼、地面面层1.2m,当卫生间有非封闭式洗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