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化战争一、信息化战争概述信息化战争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农业时代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决定了战争能量的释放形式主要是依靠人的体能,战争所使用的武器主要是冷兵器,因此,这一时代的战争又称冷兵器战争。工业时代的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决定了热能成为战争的能量释放形式,战争所使用的武器为机械化武器,因此,这一时代的战争又称为机械化战争。上个世纪中叶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群不断涌现,人类开始进入了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大量信息化武器装备投入战场,信息化战争已展现在世人面前。美国是最早提出信息化战争的国家之一,1992年美国人坎彭主编了《第一次信息战争》一书,将海湾战争称作世界战争史上的第一次信息战争。美军于1998年制定了《联合信息战条令》,目前正制定信息化战争战略。我们国家信息化战争的概念是钱学森同志在1996年的科学进步大会上首次提出的。2二、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一)指挥控制战指挥控制战是信息作战的一部分,它的实质是:在保护己方拥有指挥控制能力的同时,尽最大可能地削弱或破坏敌方的指挥控制能力,以便最终夺取战场中的制信息权。指挥控制攻击的目的是:通过攻击敌方的信息系统,特别是信息系统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的相关设施,破坏敌方的指挥控制能力,使敌方的指挥机关无法了解战场情况,并因最终得不到信息,患“信息饥饿症”而就范。由于己方的信息情报系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容易受到攻击的弱点,因而要使己方保持有效的指挥控制能力,就必须严密地组织与实施指挥控制防护。(二)计算机网络战计算机网络战也称计算机网络空间战,它是以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为主要目标,以先进信息技术为基本手段,在整个网络空间上进行的各类信息攻防作战的总称计算机网络战主要包括信息恐怖活动、“语义攻击”、“朋客盯梢”等。信息恐怖活动是恐怖分子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的活动。信息恐怖分子既可能是一般的计算机爱好者,也可能是敌方3的计算机专家。在通常情况下,这些恐怖分子攻击的不是群体,而是个人,特别是敌国的军政首脑。它的基本做法是:查询进入网络的被攻击对象的档案材料,以公布其档案进行威胁、进行讹诈,或篡改档案内容。实施“语义攻击”的目的是“使系统给出的答案与实际不符”,具体办法是向计算机系统的探测器输送假数据或假信号。“朋客盯梢”是指计算机”朋客“利用信息系统对有关的人员,其中包括对重要军政人物的活动进行跟踪。(三)“黑客”攻击战“黑客”泛指进入计算机网络,违章操作造成不良后果的计算机使用者。实施“黑客”战的作用是:全面瘫痪敌方的电子信息系统;迫使敌方的信息系统周期性关闭;大规模偷窃敌方的信息数据;使随机数据出现差错;以输入假电文和提取数据进行讹诈。通常使用的手段是计算机病毒、逻辑炸弹、特洛伊木马和“截取程序”等。目前,危害最大的是计算机病毒,据统计,当前计算机病毒大约有1.2万多种。实施计算机病毒攻击的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利用空间注入,即利用计算机病毒武器将带有病毒的电磁辐射信号,向敌方的电子对抗系统进行辐射,使其接收辐射后能将病毒植入;4二是在网络节点注入,即通过敌方的电子系统或C41系统中的某些薄弱的网络节点,将病毒直接注入;三是在设备研制期注入,主要指在电子装备研制期间,通过一定的途径将病毒植入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维修工具或诊断程序中,长期潜伏,待设备交付使用后,病毒由某些特定的条件激活而起到破坏作用。(四)虚拟现实战“虚拟现实”战是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造的逼真作战环境与敌方进行的模拟演习式的作战行动。其目的是不动一兵一枪,便使敌人就范。下面三种情况都属于“虚拟现实”战:一是在战争进行过程中,用虚拟现实和计算机成像技术制造出敌国最高统帅的影像,让他发表不利于战争继续进行的言论,如让其通过本国的电视系统宣布,鉴于某种原因,与敌方休战,军队全部撤回;二是用虚拟现实技术创造“虚拟部队”或“虚拟机群”,让敌方从卫星或雷达上观察到的这支作战力量来自东方,而实际上来自西方的一支真实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