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文档课旌至京心理调适的原则与方法樊富珉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副主任教授二一五年四月各位学员,大家好,我是来自清华大学心理系的樊富珉。本讲的题目是心理调适的原则。在这一讲里面,我们会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心理调适,第二个问题是心理调适的目标,第三个问题是心理调适的具体的原则。一、什么是心理调适首先我们先来讲一讲,什么是心理调适?顾名思义,调适调适,就是调整、调节和适应。心理调适是指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人的认知、情绪、意志、行为等心理活动和心理的状态进行调整,改善人的适应,以提高心理健康为目的。对现代人而言,生活节奏很快,工作很生活的压力都非常大。心理调适是我们现代人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它是我们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的方法,重要的过程。心理调适作为一种心理活动,作为一种心理健康的促进的手段,它贯穿人的一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那我们在讲心理调适的时候,首先请大家看这张图。这张图是清楚的概括了人的心理活动的全部内容,因为我们说心理调适是调适心理,那我们就要问了,心理到底是什么,人的心理活动到底都包括了一些什么方法的内容。可以这么讲,人的心理活动是世界上最美、最复杂的花朵,它非常得芬芳,非常得复杂,非常得多样。但是心理学的研究,把心理活动、心理的现象概括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而心理过程是指人心理活动的基本的内容,包括了认知的过程,情感的过程,意志的过程。另外一方面,心理现象包括的个性心理,这里面又涵盖个性倾向性,比如说人的需要,人的动机,人的价值观。还有就是个性心理特征,也就是说,我们区分于人和人之间差异的那些气质,性格和能力。那么我这边有一张表,也许大家一看就清楚了。心理的调适就是从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几个方面来作调整。那么调整的目标是让人的心理变得更健康,健康和不健康有什么区别?在这张表里面列的非常清楚,我们以行为是否协调作为一个例子来说明。那么心理调适以后保持的一种状态,就是思维很清晰,符合逻辑,行为有序,语言有条理,行为符合人的活动,同时行为反应正常,这是我们讲的心理。也许我们对心理是什么,心理现象是什么,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之后,我们就可以更加精彩文档清楚地知道心理调适,它调适的是什么。那么心理调适,既可以自我调适,也可以帮助别人。(一)自我心理调适自我心理调适,就是根据自身的发展和环境的需要,对自己进行心理的控制和调节,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力,维护心理的平衡,消除心理的困扰。那么一般而言,我们做心理调适的时候,有这么三个基本的特征。第一,就是说你的健康的心理调适,应该包括了解自己的需要,尊重他人的需要,还有调适没有绝对的标准,它是有弹性的,是有容忍度的。那么谈到需要,我们就得说一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大家也许在以往的学习当中,当已经接触过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是美国最有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曾经在五六十年代,研究人的行为的动机。提到需要是人行为的原动力,而需要包括了,虽然我们说人的需要千差万别,但是需要他把它概括为五个层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那么因此,我们在做心理调适的时候,我们得了解我们自己的需要,它处在哪一个层级上,我们这个需要到底是来自什么样的具体的内容。二、心理调适的目标那么我们心理调适,它根本的目标是什么。心理调适的目标就是要促进增进人的心理健康,也就是说我们通过我们的认知、情感、行为、意志的这种调整,使得我们保持在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的状态。(一)心理健康的定义我不知道各位对心理健康到底了解多少,大家可能听说过,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在年成立的时候,在他的宪章上,就明确的规定,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衰弱的表现,健康应该是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良好而完满的状态。到了年世界卫生组织再一次对健康中的心理健康作了这样的一个界定:心理健康不仅仅是一种无精神疾病,更可视为一种幸福的状态。用英文来讲,那叫,良好的一种存在状态。那么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每一个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