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应急预案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依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治理方法»〔国家环境爱护总局令第31号〕的规定,结合我院辐射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第一章操作规程1、每天上岗前做好CT机、口腔全景机、摄片机保洁工作,保持机器良好的工作环境。2、开机后应注意电源电压是否正常,并检查其他功能键是否选择正确。3、操作机器时应该小心认真,专门注意电源电压,不得超过标识的标准电压。4、关于随时显现的液体应赶忙清理,防止流入仪器设备内部。5、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杜绝一切非法操作。6、依照人体大小,摄片部位,合理选择参数。7、随时观看照片质量,显现专门应检查摄片机是否正常,假如专门应赶忙报告修理人员。8、工作终止后应关闭摄片机并将电源关闭。第二章岗位职责1、使用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必须通过岗前体检,并通过辐射安全防护培训,持证上岗。2、要正确使用射线装置,做到专人专管专用。3、工作时,每一名工作人员必须佩带个人剂量笔和个人剂量报警仪。4、从事射线装置岗位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杜绝非法操作。5、发生放射事故,赶忙报告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不得拖延或者隐瞒不报。第三章辐射防护制度1、使用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必须通过岗前体检,并通过辐射安全防护培训,持证上岗。2、从事辐射工作人员应该配备个人剂量笔,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并定期进行躯体检查。3、射线装置应设有专门工作室,工作室设立专人治理,非相关人员不得入内。4作好辐射安全防护工作,设立辐射标志、声光报警等,防止无关人员意外照耀。5严格检查玻璃破旧情形,使门窗经常处于关闭状态。第四章台帐治理制度1、建立射线装置台帐治理制度,设有仪器名称、型号、管电压、输出电流、用途等。2、严格射线装置进出治理,坚决杜绝外借现象发生。3、对退役的射线装置应该选择有资质单位或厂家回收,杜绝私自销毁或处于无人治理状态。第五章设备检修爱护制度1、安全领导小组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会议,具体工作人员坚持每天检查一次射线装置,加强卫生清洁和治理,使射线装置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2、严格检修本卷须知,对设备显现故障要及时上报并赶忙防止使用。3、设备显现事故应请专业人员或设备生产厂家进行修理,建立设备检修及修理记录,并专人专管。第六章人员培训制度1、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操作人员的日常治理,要在思想上、认识上高度重视,要把一些思想过硬、能力突出、认真负责的职工安排在放射性工作岗位上。2、坚持组织学习,并针对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及时整改,切实提高操作人员使用、检查仪器设备的水平,杜绝事故的发生。3、对操作水平高的职工进行通报表彰并给予适当奖励,对达不到岗位要求的,坚决不得从事此岗位,确保安全。第七章监测方案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单位必须加强医务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放射防护检测,并托付环保部门监督监测。辐射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理预案为提高本单位对突发辐射事故的处理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辐射事故的损害,爱护环境,保证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爱护社会稳固,特制定本预案。一、本预案适应范畴凡单位内发生的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人员超剂量照耀等所致辐射事故均适用本应急预案。二、辐射事故的预防辐射事故多数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责任事故,严格放射防护治理,做好预防工作,是防止辐射事故发生的关键环节。(一)健全放射防护治理体制和规章制度,放射源使用和保管落实到人,纪律要严肃,奖惩要分明。(二)组织放射防护知识培训,不准无证上岗,严格操作规程。(三)定期检查放射防护设施,发觉问题,及时检修。三、组织机构及职能1、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柴慈民成员:马洪喜孟庆贵杨洪海刘枫林2、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1〕组织制定医院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2〕负责组织和谐辐射事故应急处理工作。3、应急办公室〔设在医务科〕的职责〔1〕按照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要求,落实应急处理的各项日常工作;〔2〕组织辐射事故应急人员的培训;〔3〕负责与卫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