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气机开关疗法各位同修陈氏气机开关疗法主讲人:陈兆远颈椎病大讲堂肆:陈氏整脊法参:颈椎气机开关贰:颈椎体格导引壹:颈椎病中西医分析伍:项目艾尚肩颈颈椎的体格导引壹:望形体贰:触状态参:颈功能活动导引肆:颈功能特殊导引伍:压痛点测试望形体1:长短粗细2:竖直无侧弯3:生理弧度存在4:肌腹两侧等高5:项中央沟存在6:颈胸段连接呈一光滑的生理曲线7:皮肤外观完好触状态1:肌张力两侧对称2:项韧带张力未见异常3:横突和棘突未触及偏斜4:增厚、异常组织未触及5:压痛未触及检查时固定肩部及躯干使之不参与颈椎的运动,然后再做各向活动。颈功能活动导引检查前3要点坐正头直立下颌内收前屈1:前倾其头部时不要张口2:正常人下颌可触及胸骨柄,前屈可达35°~45°。胸锁乳突肌颈长肌头长肌头前直肌前中后斜角肌参与此运动的肌肉胸锁乳突肌后伸患者头部后仰,双眼直视上空正常时鼻尖及额部在同一水平,颈皮肤皱襞与枕骨结节部接近,可达35°~45°。参与运动的肌肉双侧的斜方肌肩胛提肌夹肌半棘肌骶[dǐ]棘肌颈棘肌颈髂(qià)肋肌头颈最长肌左右侧屈头部向侧方弯曲,耳向同侧肩峰方向靠近,但肩不能抬起,正常时耳可接近肩部,左右侧屈各45°。参与运动的肌肉同侧的斜角肌斜方肌肩胛提肌胸锁乳突肌颈髂(qià)肋肌头颈最长肌左右旋转头部向一侧旋转,正常时下颌碰肩且看到侧方,左右侧60°~80。参与运动的肌肉对侧的半棘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同侧的夹肌头下斜肌正常颈椎的运动,点头动作发生在寰枕关节;头部转动主要在寰枢关节。如此两关节有病变或固定时,可使颈部的旋转及伸屈功能丧失50%左右。头颈大幅度的伸展和屈曲主要在下颈椎,尤以C5~7节段;颈椎侧弯运动主要发生在中颈椎,即C3~5。肌肉痉挛、骨关节炎、退变性疾患,各种伤病所致的颈部疼痛均可使颈椎的活动范围受限。颈椎活动时可出现颈脊神经根、椎动脉等受压症状。颈椎活动度屈45°、伸45°左旋60°~80°左侧屈45°右旋60°~80°右侧屈45侧屈位椎间孔挤压试验检查者位于患者的后面,患者坐立,头向患侧倾斜,并后伸,检查者用双手向下压按患者头顶部,如果颈部、上肢出现疼痛加重或放射痛,即为阳性。机制:侧弯后伸并挤压头部时,使椎间孔变小,从而使颈神经根受压加重,出现疼痛或放射痛。若病人感到颈部不适、疼痛或上肢(一侧或两侧)痛或有酸麻感,则该试验为阳性。头部叩击试验又称“铁砧”试验。病人坐位,医生以一手平置于患者头部,掌心接触头项,另一手握拳叩击放置于头顶部的手背。后仰位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取坐位,头稍后仰,医生将手置于其头部并纵向施加压力,若出现患肢疼痛加重,即为阳性。见于颈椎病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患者取坐位,稍低头,检查者立于患侧,一手扶患侧头部,一手握患侧腕部,然后两手向相反方向推拉,若出现放射性疼痛及麻木,即为阳性。该实验对诊断上、中、下三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有一定意义,即颈丛于臂丛病变均可表现阳性,其中以臂丛神经受累的中下段颈椎病最易出现阳性,故称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除神经根型者可为阳性外,臂丛损伤、前斜角肌综合征均可呈现阳性。双臂抬高压头实验患者取坐位,双手相扣背于后,检查者置后,一手抓患者双手腕处并抬高,一手压头后,患者头部用力向后持续7秒为正常,不能用力为严重。低头抗压实验头前屈旋转试验先将患者头部前屈继而向左右旋转。如颈椎出现疼痛即为阳性。多提示有颈椎骨关节病。转身看物试验让患者观看自己肩部或身旁某物。如颈椎结核、颈椎强直、“落枕”等。若患者不能或不敢贸然转头或转动全身观看,提示颈椎或颈肌有疾患。棘突间压痛测试此对颈椎病的定位关系密切,尤以病变早期,压痛点的位置一般均与受累的椎节相一致。但对后期病例,由于椎间关节周围韧带已硬化或骨化以及骨赘形成,则压痛点反而不明显。椎旁压痛测试沿棘突两侧由上而下、由内及外按顺序进行检查有无压痛。常见的压痛以下颈椎横突、肩胛骨内侧及第1、2颈椎旁为多。在本上沿斜方肌走行。注意其他部位的压痛例如肩周炎的压痛多位于肩部附近,包括岗上肌。前斜角肌征候群者压痛点位于锁骨上窝。而于乳突和枢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