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蓝莓全套栽培技术(收藏版)蓝莓又名越橘,其果实色泽美丽、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广阔开发前景的果树品种。认识蓝莓形态特征2树体形态:蓝莓为灌木丛树种,树高差异悬殊,兔眼蓝莓树高可达10m,栽培中常控制在3m左右;高丛蓝莓树高l~3m;半高丛蓝莓树高0.7~1.5m;矮丛蓝莓树高30~50cm。花:蓝莓的花为总状花序,花序大部分侧生,有时顶生。蓝莓花色多为乳白色或粉红色,坛状或倒钟形,花期可持续一个月以上。32叶:果实:蓝莓果实蓝色或淡蓝色,椭圆形或近圆形,被有白色果粉。大小因品种而异,果实中种子较多,但种子极小,不影响食用,口感酸甜可口,有清淡的香气。部分种类叶背面被有绒毛,但矮丛蓝莓叶片很少有绒毛。4根:蓝莓的根系比较弱,没有根毛,吸收能力小,一般只分布在浅土层,几乎所有的细根都有内生菌根真菌的寄生,从而克服蓝莓根系由于没有根毛造成的对水分及养分的吸收困难。矮丛蓝莓根系的主要部分是根状茎,不定芽在根状茎上萌发,并形成枝条。新发生的根状茎一般为粉红色,而老根状茎为暗棕色并且木质化。生长结果习性营养生长叶芽发育:蓝莓叶芽着生在一年生枝的中下部。在生长前期,当叶片完全展开时,叶芽在叶腋间形成。叶芽完全开绽约在盛花期前2周。枝条生长:蓝莓新梢在生长季有两次生长高峰,分别形成夏梢和秋梢。叶芽萌发抽生新稍,新稍生长到一定长度停止生长。根系发育:蓝莓为浅根系,没有根毛,根系主要分布在浅土层,向外扩展至行间中部。在一年内,蓝莓根系随土壤温度变化有2次生5长高峰,土壤温度分别为14°C和18°C。两次根系生长高峰时,地上部枝条生长高峰也同时出现。生殖生长花芽发育:蓝莓的花芽着生于一年生枝条的顶部的1~4节,花芽与叶芽有明显区别,花芽卵圆形、肥大,从花芽形成到开花约需要9个月。开花:蓝莓开花时顶花芽先开放,然后是侧生花芽,粗枝上花芽比细枝上花芽开放晚。在一个花序中,基部花先开放,然后中部花,最后是顶部花。结果:要达到较好的产量,授粉率至少在80%以上。有些品种由于自花授粉率低,可以在栽培中配置授粉树,实现异花授粉。异花授粉可以提高坐果率,增大单果重,提早成熟,提高产量和品质。6营养保健作用营养价值:每100g蓝莓鲜果中含蛋白质400~700mg、脂肪500~600mg、碳水化合物12~15g、维生素A高达81~100IU,果实中除含有常规的糖、酸及维生素C外,还含有其它水果少有的特殊成分,如儿茶酸、SOD、花青素、脂肪及维生素E、黄酮等。保健功效: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保护皮肤,预防近视,提高视力,降低血糖、增强心脏功能,延缓脑神经衰老和抗癌等。蓝莓栽培技术简介7园地选择蓝莓栽植宜选择东坡、南坡地的中、下部,坡度小于30°,坡度大时要修筑梯田,尽可能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水性能好、湿润但不积水的地方建园。蓝莓生长需强酸性土壤条件,栽培蓝莓关键要进行土壤改良,调节土壤pH值至5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5%。品种选择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壤粘性强地块优先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南金、兔眼灿烂、绿宝石等。南方湿润凉爽的小气候地区:可以选择种植部分南高丛品种如薄雾、奥尼尔、绿宝石、珠宝等。北方地区:以北高丛蓝莓为主,设施内建议种植北高早熟大果品种公爵,或南高早熟品种奥尼尔、薄雾等。考虑人工、管理等因素,连片园地面积不宜过大(建议100~300亩),品种不宜过多(2~3个品种),以方便管理。8土壤改良为了彻底改善蓝莓生长土壤环境,推荐彻底改良土壤,全园通改。栽植前一年秋季将全园先进行土地深翻40~60cm以上,挖好排水沟,缓坡整成平缓坡度,撒施硫磺粉后,具体用量需根据测定的土壤pH状况确定用量,为保证均匀可分两次撒施旋耕。园区旋耕深翻,再次旋耕前每亩物料投入量为:草炭5方左右,有机肥3吨左右,锯末或直径3~5cm大小的树皮覆盖厚度5~10cm,每亩30-50方。为避免锯末造成的缺氮,还需要随锯末同时加入15kg/亩尿素,或其他种类氮肥。保证各种物料与园土混合均匀,起垄后改良的土壤基本都回到垄上。定植定植时间:蓝莓的定植在春、秋、冬均可,东北地区春末栽植最佳。苗木选择:苗木高度以35~50cm为宜,有2~3个以上直立健壮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