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肠道健康与生产性能的关系青岛金龙饲料有限公司目录A.猪肠道结构B.肠道绒毛长度、完整性与营养物质吸收的关系C.肠道绒毛长度、完整性与免疫能力的关系D.造成断奶仔猪肠道绒毛变化的因素E.猪生长各阶段的肠道健康管理F.发酵饲料与肠道健康G.发酵饲料与生产性能猪肠道结构猪肠道结构1.黏膜层:由上皮细胞构成,分布有血管,神经层和淋巴管,粘膜层主要起吸收和保护作用。2.黏膜下层:由疏松结蹄组织组成,分布有血管、神经层和淋巴管、弹性纤维、脂肪细胞组成,起保护作用。3.肌层:消化道除口腔、食管上段以及肛门周围属于横纹肌,其余部分消化道都是平滑肌,肠道蠕动作用。4.浆膜层:肠道的最外层,分泌少量的浆液,减少肠道蠕动时的摩擦,起保护作用和润滑作用。肠绒毛长度、完整性与营养物质吸收1、发育完全的猪,小肠长度约有12-15米左右。(人:5-6米)2、直径3-4厘米(人:2-3厘米)3、外表面积2平方米左右(人:0.65平方米)4、内表面积600平方米左右(人:200平方米)意义:1、小肠皱襞的多少、绒毛的长度决定了小肠内表面积的大小。2、内表面积的大小决定单位时间内营养物质吸收的多少。3、绒毛的完整程度决定对营养物质吸收能力的大小。小肠的长度、重量与体重关系肠绒毛长度、完整性与免疫能力1.肠道因为粘膜表面积最大,接触最多的外来细菌,所以淋巴组织最发达,集结了动物体约60%~70%的免疫细胞,前仆后继地对抗着不断入侵的细菌病毒。2.黏膜免疫:小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在肠道免疫防御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抑制黏膜超敏反应、中和外源细胞毒作用及分泌淋巴因子等多种功能。小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与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构成一个复杂的免疫体系。此种淋巴细胞主要见于小肠黏膜绒毛上皮细胞之间,95.2%位于上皮基底层,3.7%在上皮核层,1.1%在顶端,其上方为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下方为基底膜(有上皮细胞就有淋巴细胞)意义:1、小肠绒毛越长,上皮细胞数量越多,淋巴细胞越多,粘膜免疫应答越强。2、完整性越好,产生淋巴因子的能力越强。造成断奶仔猪小肠绒毛变化的因素1、乳源性活性物质:乳源性生长因子、多胺、谷氨酰胺等。断奶前断奶后2、饲粮形态:固体状、流体状固体颗粒状粥样流体状3、饲粮的原料组成:1)低纤维日粮:用高粘度的饲粮饲喂断奶仔猪,发现小肠绒毛长度缩短,隐窝深度增加。(McDonald2001)2)饲粮的蛋白质:蛋白质含量能够影响上皮细胞生长和分化的速度,低蛋白日粮(15%)显著抑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生长与分化,影响其功能;高蛋白日粮(25%)造成上皮细胞生长分化速度过快,使未成熟上皮细胞数量增多,上皮细胞长度显著降低,绒毛长度也随之降低,影响吸收功能。3)蛋白抗原:大豆抗原(大豆球蛋白与伴大豆球蛋白),断奶仔猪分泌胃酸和消化酶的能力较弱,导致部分大豆抗原进入体循环系统,造成肠道免疫损坏(细胞免疫),影响肠道结构的一系列变化,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4、断奶应激:断奶应激会导致肾上腺素与糖皮质激素过量分泌,过量的糖皮质激素会导致胃消化液分泌减少,饲料在胃内的消化程度降低,增加肠道消化负担,绒毛变短,隐窝加深,消化酶活性受到明显抑制。5、肠道微生物:1)促进营养吸收肠道微生物区系可以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通过分泌营养素提供营养给宿主,为宿主提供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氨基酸和短链脂肪酸SCFA(乳酸盐、醋酸盐、丙酸盐、丁酸盐)。而这些营养素有助于动物的能量供应,也能影响肠道微生物群体。这些短链脂肪酸在大肠内以被动扩散的方式被吸收,能用于酮体的合成(如丁酸盐)、葡萄糖的合成(如丙酸盐)、脂类的合成(如醋酸盐)。SCFA对宿主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如调节肠道菌群,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给宿主提供能量,给肠道上皮细胞提供营养等。SCFA代谢产物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丁酸,对肠上皮细胞有很大的意义,其主要功能有:①能量来源;②细胞膜脂类合成的基质;③促进消化道细胞生长;④诱导细胞分化;⑤与细胞骨架构建改变有关;⑥增加组蛋白乙酰化等。2)提供屏障作用正常的肠道菌群共同占据肠粘膜表面形成一个生物学屏障,阻止致病菌、条件致病菌的定殖、入侵,对胃肠道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