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60252B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丁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丁学科基础课总学时:34讲课学时:19实验学时:15学分:2适用对象:广告学专业先修课程:广告美术一、课程的教学目标:目标1:学习如何创造形象;目标2:掌握如何运用形式美法则处理形象与形象间的关系;目标3:扩大和丰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视觉表达能力。平面构成是实用美术设计课中最基本的训练,是设计基本原理和规律的体现。它主要是研究平面设计中如何创造形象,怎样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如何按照美的法则构成、设计出所需的图形。目的是提高学生创造“抽象形态”和构成的能力,懂得用形式美的法则去处理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熟练构成的基本规律。通过对平面构成的讲授,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构成是创造形态的方法,了解最新的艺术观念与表现形式。使学生有能力驾驭画面中的韵律感,现代感,造型简洁而洗练,又富于装饰性,注重视觉语言的运用与表达。扩大和丰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造型手段为下一阶段学习广告设计基础、电脑图文设计、视觉形象设计、广告创意、广告摄影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对所规定内容有系统的理解,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基本绘制方法,并达到下列要求:(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素描教学的基本要求:掌握造型与组织规律,基本了解构成基本原理。(二)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平面构成的学习也是实践的过程。原理的学习与掌握必须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获得。同时它还必须与理论讲授和个别指导、讲评、示范等相结合。学生校内学习时间总是有限的,因此与构成设计相关的一些实用美术设计方面的内容如:基础图案设计、字体设计等应在课后给予补充。(三)课程的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注重学习的过程,因此每一个阶段都不能放松对学生的要求,随时考查。分数分配的百分比例:每个阶段都要进行考查,百分制,平时成绩最终取平均分。总评成绩为平时成绩(50%)+考试成绩(50%)。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序号章节内容讲课实践其他合计1第一章概述442第一章概念兀素3第三章构成美的要素4第四章工具和方法225第五章重复构成2246第八章近似构成1237第七章渐变构成2358第八章发射构成1129第九章对比构成21310第十章密集构成11211第十章特异构成11212第十二章肌理构成21313第十三章矛盾空间构成134合计总学时34理论学时19实践学时15四、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述第一节构成的历史第二节平面构成含义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含义教学难点:抽象构成设计观念的确立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构成的概念课后作业:图案设计(草图)第二章概念元素第一节点第二节线第三节面教学重点:设计中的点、线、面教学难点:造型要素点、线、面的应用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点、线、面在设计中的作用和性质并在设计中能灵活运用。课堂习作:点的构成/线的构成/面的构成第三章构成美的要素第一节形式美法则第二节具体表现形式教学重点:形式美法则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课程的考核要求:画面要整体感强第四章工具和方法第一节工具和材料的准备第二节方法步骤第三节使用仪器制作基本形教学重点:工具的准备和使用教学难点:用仪器制作基本形课程的考核要求:要掌握基本形的制作方法第五章重复构成第一节定义第二节特殊重复形式第三节重复骨格第四节基本形设计第五节重复骨格重复基本形的排列方法教学重点:重复骨格、基本形设计、及排列方法教学难点:根据形式美的法则处理好形象间的关系体会重复构成的规律课程的考核要求:掌握重复构成规律课堂习作:重复构成(4开)第六章近似构成第一节定义第二节近似骨格和重复骨格第三节基本形设计第四节重复骨格近似基本形的排列方法近似骨格近似基本形的排列方法教学重点:近似骨格、基本形设计、及排列方法教学难点:根据形式美的法则处理好形象间的关系体会近似构成的规律课程的考核要求:掌握近似构成规律课堂习作:近似构成(4开)第七章渐变构成第一节定义第二节渐变比例第三节渐变骨格第四节渐变骨格的排列方法第五节形象渐变教学重点:渐变骨格、基本形设计、及排列方法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