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哮喘的定义及发病机制哮喘的诊断及分级哮喘的治疗药物哮喘的管理主要内容哮喘的定义及发病机制哮喘的诊断及分级哮喘的治疗药物哮喘的管理哮喘的定义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从而产生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的反复发作,常在晚间或凌晨发作。这种发作通常和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阻相关,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哮喘的发病涉及许多的细胞及炎症介质释放组胺、白三烯和前列腺素释放颗粒蛋白、白三烯、过氧化物、细胞因子、金属蛋白酶等细胞因子(IL-4,IL-5)哮喘病人正常人气管镜下的哮喘本质:气管镜下的哮喘本质:气道炎症急性加重阈值时间哮喘的变异性哮喘的变异性症状阈值疾病恶化运动病毒感染空气污染接触过敏原运动变异性是哮喘的一个重要特征仅供内部使用哮喘发病机制炎症危险因素(哮喘的发生)气道高反应性危险因素(哮喘的发作)症状气道阻塞宿主因素使个体易于或免于发生哮喘的因素宿主因素使个体易于或免于发生哮喘的因素环境因素使易感的个体发生哮喘,或诱发症状,或使症状加重/持续环境因素使易感的个体发生哮喘,或诱发症状,或使症状加重/持续导致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宿主因素遗传易感性特应性气道高反应性性别种族/裔属环境因素室内变应原室外变应原职业致敏物吸烟空气污染呼吸系感染寄生虫感染社会经济因素家庭结构食物和药物肥胖哮喘病理生理学•支气管高反应性•平滑肌增生/体积增大•炎症介质释放增多•炎症细胞数增加•黏膜水肿•支气管高反应•气道分泌物增加•上皮损伤•细胞增生(平滑肌细胞、黏液腺)•基质蛋白沉积增加•基底膜增厚•血管新生平滑肌功能障碍平滑肌功能障碍气道炎症气道炎症气道重塑气道重塑症状症状肺功能受损肺功能受损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阻塞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阻塞气道炎症(粘液分泌水肿血浆渗出)引起慢性气道炎症的危险因素引起慢性气道炎症的危险因素哮喘发病的金字塔Chettaetal.Chest.1997;111:852-857.严重、中度、轻度哮喘病人和健康者上皮下层的个体和平均厚度302520151050严重(n=6)中度(n=14)轻度(n=14)健康者(n=8)p<0.01p<0.003###p<0.001,健康者对哮喘病人即使轻度哮喘也会发生气道重塑上皮下层厚度(m)µ上皮下层厚度(m)主要内容哮喘的定义及发病机制哮喘的诊断及分级哮喘的治疗药物哮喘的管理肺功能的测定PEF(峰流速)-深呼气后用力呼气的最大呼气流速。单位:L/Min;测量仪器:峰流速仪FEV1-用力呼气的第一秒最大呼气量。单位:L;测量仪器:肺功能检查仪器FVC-用力肺活量:指最大吸气至肺总量后以最大努力及最快的速度作呼气,直至残气量位的全部肺容积。单位:L;测量仪器:肺功能检查仪器FEV1的预计值ERS推荐:(18-70岁)男性=-0.2490-0.029×年龄(岁)+0.043×身高(cm)女性=-0.2600-0.025×年龄(岁)+0.040×身高(cm)中国人应使用校正系数:男性:0.95女性:0.93PEFPEF变异率变异率计算公式:(PEFmax-PEFmin)×100%1/2(PEFmax+PEFmin)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等有关。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4、除外其它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12%以上,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ML(3)最大呼气流速(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诊断方法支气管扩张试验:•速效2受体激动剂(万托林)溶液泵或气雾剂吸入或0.1%肾上腺素0.01ml/Kg皮下注射(0.3)ml•15-20分钟后,喘息明显缓解,哮鸣音明显减少,FEV1变化率≥12%且FEV1绝对值增加200ml,试验阳性。或PEF变异率>20%,试验阳性。诊断方法支气管激发试验:吸入乙酰胆碱或组胺后,支气管收缩,FEV1减少>20%,气道反应性增高,试验阳性。吸入最大浓度还未达以上指标,则试验阴性。极轻度极轻度轻度中度重度轻...